子宫内膜癌1b期指肿瘤浸润深度超子宫肌层1/2,有阴道出血、排液等临床表现,可通过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诊断,治疗原则包括手术(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及双侧附件切除术等,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辅助放疗、化疗等,需综合多因素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一、定义
子宫内膜癌1b期是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中的一个阶段,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年制定的手术-病理分期,子宫内膜癌1b期指肿瘤浸润深度超过子宫肌层的1/2。
二、病理特征相关指标及意义
(一)肿瘤浸润子宫肌层深度
1.子宫肌层结构
子宫肌层由内向外分为黏膜下层、中间层和浆膜下层。正常子宫肌层厚度一般在未孕时约为0.8-1.0cm。当肿瘤浸润深度超过子宫肌层的1/2时,就属于1b期。这一指标反映了肿瘤向子宫肌层侵犯的程度,侵犯深度越深,肿瘤细胞扩散的风险相对越高。
2.对预后的影响
肿瘤浸润子宫肌层深度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肿瘤侵犯肌层深度越浅,患者的预后相对越好;而1b期肿瘤侵犯肌层深度超过1/2,相比侵犯深度较浅的情况,患者复发转移的风险有所增加,5年生存率等预后指标相对会受到一定影响。
三、临床表现相关情况
(一)阴道出血
1.出血特点
患者可能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绝经后阴道出血。对于处于生育年龄的女性,可能会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等情况。因为肿瘤侵犯子宫肌层,破坏了子宫正常的组织结构和血管,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2.与年龄的关系
年轻女性:可能会首先表现为月经异常,由于年轻女性生殖内分泌轴相对活跃,肿瘤对月经周期的影响可能更易被察觉,但也可能因为对疾病的认知不足而延误就医。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比较典型的症状之一,对于绝经后女性出现阴道出血,应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的可能,1b期患者也可能出现此类表现。
(二)阴道排液
部分患者会出现阴道排液增多,排液可为浆液性或血性分泌物。如果合并感染,还可能出现脓性排液,并伴有异味。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坏死、脱落,加上合并感染等因素,导致阴道分泌物性质改变。
四、诊断方法
(一)妇科检查
1.子宫大小及质地
医生通过妇科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可了解子宫的大小、质地等情况。1b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可能增大,质地相对较硬,与肿瘤侵犯肌层导致子宫结构改变有关。
2.与年龄相关的检查注意事项
年轻患者:在进行妇科检查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引起患者过度紧张和不适,同时要详细询问月经相关病史,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绝经后患者:检查时要更加仔细,因为绝经后子宫萎缩,肿瘤可能相对更易被发现,但也可能因为子宫萎缩导致触诊不清晰,需要结合其他辅助检查。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清晰显示子宫大小、宫腔内情况、肌层浸润程度等。对于1b期患者,超声可发现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匀,肿瘤侵犯肌层超过1/2的表现。超声检查无创、方便,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2.MRI检查
MRI对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宫颈间质浸润等判断的准确性更高。它可以多平面成像,清晰显示肿瘤与子宫肌层的关系,对于1b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分期有重要价值。尤其对于一些超声检查难以准确判断肌层浸润程度的患者,MRI可以提供更精确的信息。
(三)病理活检
通过分段诊刮获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对于1b期患者,分段诊刮可以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等情况,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五、治疗原则
(一)手术治疗
1.手术方式选择
通常采用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同时进行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因为1b期肿瘤侵犯肌层较深,存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通过淋巴结清扫可以了解有无淋巴结转移,从而更准确地进行分期和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2.特殊人群手术注意事项
年轻有生育需求的特殊人群:如果患者非常年轻且有强烈的生育需求,需要谨慎评估病情。在充分告知病情和预后风险的情况下,可考虑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尝试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但需要密切随访,因为存在肿瘤复发等风险。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手术前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手术中要注意操作轻柔,减少对患者身体的创伤,术后要加强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
(二)辅助治疗
1.放疗
如果存在高危因素,如淋巴结转移、肿瘤侵犯肌层深度较深等情况,可能需要术后辅助放疗。放疗可以降低局部复发的风险。对于1b期患者,如果存在淋巴结转移或其他高危因素,放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
2.化疗
对于晚期或复发风险较高的1b期患者,可能需要辅助化疗。化疗药物可以杀灭体内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但化疗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调整化疗方案。
总之,子宫内膜癌1b期是子宫内膜癌分期中肿瘤侵犯肌层较深的一个阶段,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