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疮是位于齿状线以上直肠黏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的常见肛肠疾病,病因包括解剖、职业、局部刺激与饮食、腹内压力增加、肛门静脉压力增高等因素,临床表现有便血、痔核脱出、疼痛、瘙痒等,诊断靠肛门视诊、直肠指诊、肛门镜检查,治疗原则是无症状无需治疗,有症状以非手术为主,包括一般、局部用药、注射、物理、手术治疗,预防要合理饮食、养成良好排便习惯、注意肛门卫生、积极治疗相关疾病、适当运动等,不同人群发病有差异,不良生活方式及有家族史者需关注肛肠健康。
一、内痔疮的定义
内痔疮是痔疮的一种类型,是位于齿状线以上的直肠黏膜下的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
二、内痔疮的病因
1.解剖因素:人在站立或坐位时,直肠肛门位于下部,由于重力和脏器的压迫,静脉向上回流颇受障碍,直肠静脉及其分枝缺乏静脉瓣,血液不易回流,容易瘀积,其血管排列特殊,在不同高度穿过肌层,容易受粪块压迫,影响血液回流,静脉又经过黏膜下层的疏松组织,周围缺乏支架固定,容易扩张屈曲。
2.职业因素:久站或久坐、长期负重远行等,会影响静脉回流,使盆腔内血流缓慢和腹内脏器充血,引起痔静脉过度充盈,静脉壁张力下降,血管容易瘀血扩张,同时,由于运动不足,肠蠕动减少,粪便下行迟缓,或习惯性便秘,可以压迫和刺激静脉,使局部充血和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痔静脉内压力升高,静脉壁抵抗力降低。
3.局部刺激和饮食不节:肛门部受冷、受热、便秘、腹泻、过量饮酒和多吃辛辣食物,都可刺激肛门和直肠,使痔静脉丛充血,影响静脉血液回流,以致静脉壁抵抗力下降。
4.腹内压力增加:因腹内肿瘤、子宫肿瘤、卵巢肿瘤、前列腺肥大、妊娠、饮食过饱或蹲厕过久等,都可使腹内压增加,妨碍静脉的血液回流。
5.肛门静脉压力增高:肝硬变、肝充血和心脏功能代偿不全等,均可使肛门静脉充血,压力增高,影响直肠静脉血液回流。
三、内痔疮的临床表现
1.便血: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鲜血是内痔疮的常见症状。便血多因粪便擦破黏膜或排粪用力过猛,引起扩张血管破裂出血。轻者多为大便或便纸上带血,继而滴血,重者为喷射状出血,便血数日后常可自行停止,这对诊断有重要意义。便秘、粪便干硬、饮酒及食刺激性食物等都是出血的诱因,若长期反复出血,可出现贫血,临床并不少见,应与出血性疾病相鉴别。
2.痔核脱出:常是晚期症状,多先有便血后有脱垂,因晚期痔体增大,逐渐与肌层分离,排粪时被推出肛门外。轻者只在大便时脱垂,便后可自行回复,重者需用手推回,更严重者是稍加腹压即脱出肛外,如咳嗽,行走等腹压稍增时,痔块就能脱出,回复困难,无法参加劳动。有少数病人诉述脱垂是首发症状。
3.疼痛:单纯内痔疮一般无疼痛,有时仅感觉肛门部坠胀或排便困难。如发炎肿胀者,痔内有血栓形成或嵌顿,则有疼痛;如脱出未及时复位,则疼痛加重;如发生嵌顿,有溃烂坏死,引起肛缘发炎水肿,则疼痛剧烈,病人坐卧不安。
4.瘙痒:晚期内痔疮,因肛门括约肌松弛,黏液流出肛门外刺激周围皮肤,常引起瘙痒甚至皮肤湿疹,病人极为不适。
四、内痔疮的诊断
1.肛门视诊:首先观察肛门周围有无脱出物,推测内痔的类型和程度。
2.直肠指诊:内痔无血栓形成或纤维化时,不易扪出,但指诊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特别是除外直肠癌及息肉。
3.肛门镜检查:先观察直肠黏膜有无充血、水肿、溃疡、肿块等,排除其他直肠疾患后,再观察齿线上部有无痔,若有,则可见内痔向肛门镜内突出,呈暗红色结节,此时应注意其数目、大小和部位。
五、内痔疮的治疗与预防
1.治疗原则: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有症状的痔重在减轻或消除症状,而非根治;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一般治疗:适用于绝大部分的痔,包括血栓性和嵌顿性痔的初期。注意饮食,忌酒和辛辣刺激食物,增加纤维性食物,多摄入果蔬、多饮水,改变不良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便后清洗肛门。对于脱垂型痔,注意用手轻轻托回痔块,阻止再脱出。避免久坐久立,进行适当运动,睡前温热水(可含高锰酸钾)坐浴等。
局部用药治疗:已被广泛采用,药物包括栓剂、膏剂和洗剂,多数含有中药成分。
注射疗法:对Ⅰ、Ⅱ度出血性内痔效果较好。将硬化剂注射于黏膜下层静脉丛周围,使引起炎症反应及纤维化,从而压闭曲张的静脉;1月后可重复治疗,未愈者可做第二次注射。
物理疗法:激光治疗、冷冻疗法、直流电疗法和铜离子电化学疗法、微波热凝疗法、红外线凝固治疗,较少用。
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失败或不适宜保守治疗者可考虑手术。
2.预防措施:
合理饮食,避免过食辛辣、醇酒厚味,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蹲,定时排便,排便时不要久看手机、报纸等。
注意肛门卫生,便后及时清洗肛门,保持局部清洁。
积极治疗可引起腹压增高的疾病,如慢性咳嗽、前列腺肥大等。
从事久坐、久站工作的人,应适当进行体育活动,定时改变体位,促进血液循环。
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内痔疮的发生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妊娠女性由于腹压增加等因素更容易发生内痔疮;老年人可能因肠道功能减退等原因易患内痔疮。在生活方式上,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内痔疮的发病风险。有肛肠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应更加关注自身肛肠健康状况,定期进行肛肠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