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连性肠梗阻是肠梗阻中最常见类型,由肠粘连或腹腔内粘连带引起,先天性罕见,后天性与腹腔内手术、炎症、出血等有关,病理生理是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致肠管扩张等,临床表现有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和相应体征,诊断靠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可通过术后早期活动等预防。
粘连形成的原因
先天性因素:极少数人可因先天性发育异常出现粘连,比如先天性腹膜带等,但较为罕见。
后天性因素
腹腔内手术:腹部手术是引起粘连性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如阑尾切除手术、剖宫产手术等。手术过程中,腹腔内脏器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手术操作会损伤腹膜,术后创面渗出的纤维素等会导致肠管与肠管之间、肠管与腹膜之间、肠管与腹腔内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粘连。不同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长短、手术操作是否精细等都会影响粘连发生的几率。例如,手术时间越长,对腹腔脏器的扰动越大,术后发生粘连的可能性相对越高。
腹腔炎症:腹腔内的炎症性疾病也可导致粘连,如阑尾炎穿孔、盆腔炎性疾病等。炎症会刺激腹膜,使腹膜产生大量炎性渗出物,渗出物中的纤维蛋白原等成分会逐渐机化形成粘连。在儿童中,若患有急性阑尾炎且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发生腹腔炎症进而引起粘连性肠梗阻的风险会增加;对于女性患者,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也可能导致腹腔粘连。
腹腔内出血:腹腔内出血后,血液会刺激腹膜,机体启动修复机制,也容易形成粘连。例如,外伤性腹腔内出血或者某些腹腔内血管性疾病导致的出血等情况。
粘连性肠梗阻的病理生理改变
肠管发生粘连后,若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就会引发肠梗阻。粘连可能导致肠管部分或完全梗阻。当为部分梗阻时,肠管仍有部分通道可以通过肠内容物,但会出现肠管蠕动增强等代偿性改变;若为完全性梗阻,肠内容物完全无法通过,肠管会逐渐扩张,肠壁充血水肿,影响肠管的血液循环。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肠坏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例如,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发生后,梗阻近端的肠管内压力不断升高,肠壁血液循环受阻,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细菌易位等情况可能发生,进而引发腹腔感染等更严重的问题。
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症状
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疼痛部位可在腹部的不同位置,与粘连的部位有关。疼痛发作时,患者可感觉到腹部有气体窜动的感觉,之后出现绞痛。例如,粘连发生在小肠部位,疼痛可能主要集中在脐周;若粘连发生在结肠部位,疼痛可能在下腹部等。
呕吐: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之后若梗阻部位较高,呕吐物主要为十二指肠内容物;梗阻部位较低时,呕吐物可呈粪样。在儿童中,由于其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呕吐可能出现得比较早且较为频繁,需要密切观察,防止出现脱水等情况。
腹胀:一般在梗阻发生一段时间后出现,腹胀程度与梗阻的程度有关。完全性梗阻时腹胀较为明显,可看到腹部膨隆。
停止排气排便:这是粘连性肠梗阻的重要表现之一,但在梗阻早期,尤其是不完全性梗阻时,可能仍有少量排气排便,需要注意与其他情况鉴别。
体征
腹部体征:可见肠型和蠕动波,腹部有轻压痛,但一般无反跳痛。若出现肠坏死、穿孔等情况,会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如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在检查儿童患者时,要更加轻柔,避免加重患儿的不适和损伤。
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
病史:详细询问患者的腹部手术史、腹腔炎症史等情况。例如,患者是否有过腹部重大手术,术后恢复情况如何等。对于儿童患者,要了解其既往是否有腹腔相关疾病的病史。
体格检查:除了常规的腹部体征检查外,还需要注意全身情况,如是否有脱水貌等。
辅助检查
腹部X线检查:可见肠管扩张,有多个液平面,呈阶梯状分布,这是肠梗阻的典型X线表现。但在病情较轻的不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时,X线表现可能不典型,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腹部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肠管粘连的情况、肠管扩张程度等,对于诊断和评估病情有重要价值。例如,能够明确粘连是发生在肠管之间还是肠管与腹膜等其他组织之间,以及梗阻的严重程度等。
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禁食水:患者需要禁食水,以减少胃肠内的内容物,减轻肠管扩张,有利于梗阻的缓解。
胃肠减压:通过胃肠减压装置将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降低肠管内压力,改善肠壁血液循环。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合适的胃肠减压装置,注意固定和护理,防止脱出等情况。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根据患者的脱水程度、电解质检查结果等补充水分、电解质和纠正酸碱平衡。例如,根据血生化检查结果补充氯化钠、氯化钾等电解质,根据血气分析结果纠正酸碱失衡。
抗感染治疗:如果考虑有腹腔感染等情况,可适当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但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抗生素,避免滥用。
手术治疗:对于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者出现绞窄性肠梗阻征象等情况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解除粘连,恢复肠道的通畅。手术方式包括粘连松解术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粘连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例如,对于广泛粘连的患者,可能需要较为精细的粘连松解操作,尽量保留肠管的功能。
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
对于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减少粘连的发生。例如,术后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尽早在床上翻身、活动四肢,病情允许时尽早下床活动。但要注意活动的量和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对于儿童患者,术后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适当进行活动,家长要配合协助。
减少腹腔炎症的发生:积极治疗腹腔内的炎症性疾病,如及时有效的治疗阑尾炎等疾病,防止炎症扩散导致粘连。对于女性患者,要注意盆腔炎性疾病的防治,保持良好的生殖系统健康,减少盆腔炎症引起腹腔粘连的风险。
规范手术操作:医生在进行腹部手术时,要尽量规范操作,减少对腹腔脏器的损伤,精细操作,减少术后粘连的形成。例如,在缝合腹膜时要尽量整齐,减少纤维素的渗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