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什么原因

来源:民福康

大便失禁的发生涉及多方面因素,包括神经系统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意外、脑肿瘤、多发性硬化,外周神经系统病变如脊髓损伤、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肛门直肠结构与功能异常(解剖结构异常如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直肠脱垂、肛瘘,括约肌功能障碍如括约肌损伤、括约肌退行性变)、肠道疾病(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感染性肠道疾病如细菌性痢疾、寄生虫感染,其他肠道疾病如结直肠肿瘤、肠易激综合征)以及年龄、生活方式、其他疾病等因素影响,不同因素通过不同机制导致大便失禁。

一、神经系统病变

(一)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1.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脑梗死等,当病变累及控制排便的神经中枢时,可导致大便失禁。例如,大脑半球的病变可能影响对脊髓排便反射的调控,使得肛门括约肌等排便相关肌肉的协调功能紊乱。在老年人群中,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年龄增长本身也可能使神经系统功能有所退化,增加了大便失禁的风险。

2.脑肿瘤:脑肿瘤会压迫或侵犯控制排便的神经结构,从而影响排便的正常调控。不同部位的脑肿瘤对排便功能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例如位于额叶等与神经调控相关区域的肿瘤更容易引发大便失禁相关问题。对于儿童脑肿瘤患者,除了肿瘤本身的影响外,还需考虑儿童正在发育的神经系统对肿瘤压迫的敏感程度以及后续可能对生长发育产生的综合影响。

3.多发性硬化:这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会破坏神经纤维的髓鞘,影响神经信号的传导,包括与排便相关的神经信号传导。患者可能会出现包括大便失禁在内的多种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其症状的严重程度会因个体病情进展的不同而有差异,女性患者在某些年龄段可能相对更容易受到该疾病的影响。

(二)外周神经系统病变

1.脊髓损伤:无论外伤还是疾病导致的脊髓损伤,特别是脊髓圆锥或马尾神经损伤时,会使排便反射弧的传入或传出神经受损。例如,脊髓圆锥损伤可能导致肛门直肠反射消失,从而引起大便失禁。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对排便功能的影响不同,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往往更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大便失禁情况,而在儿童脊髓损伤患者中,由于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脊髓损伤可能对未来的排便功能发育和整体生活质量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2.糖尿病性神经病变:长期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并发神经病变,其中包括支配肠道的神经受损。这会影响肠道的蠕动和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导致大便失禁。糖尿病的发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女性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管理等方面可能面临一些特殊的挑战,从而增加了大便失禁的发生风险。

二、肛门直肠结构与功能异常

(一)肛门直肠解剖结构异常

1.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多见于新生儿,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肛门直肠结构发育异常所致。例如肛门闭锁、直肠阴道瘘等情况,会直接影响正常的排便功能,导致大便失禁。对于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患儿,需要及时进行手术等干预措施,但手术效果可能因畸形的严重程度而异,术后还需要长期的康复和排便功能训练。

2.直肠脱垂: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称为直肠脱垂。当直肠脱垂较为严重时,会影响肛门括约肌对粪便的控制能力,导致大便失禁。老年人由于盆底组织松弛等原因,直肠脱垂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而女性在妊娠、分娩等过程中可能会对盆底组织造成一定损伤,也增加了直肠脱垂及后续大便失禁的风险。

3.肛瘘:肛瘘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的后遗病变,反复的炎症刺激可能会破坏肛门直肠的正常结构和括约肌功能,从而引起大便失禁。肛瘘的发生与个人卫生、肠道感染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患病,但在青少年人群中如果不注意肛门周围卫生等情况,也可能增加肛瘘的发生风险进而导致大便失禁。

(二)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

1.括约肌损伤:

分娩损伤:在分娩过程中,尤其是难产、产程过长等情况,容易造成肛门外括约肌或直肠盆底肌肉的损伤,从而导致大便失禁。据相关研究,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中,约有一定比例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肛门括约肌损伤,进而引发大便失禁,这在女性产妇中较为常见,产后需要关注盆底肌肉的恢复情况。

外伤:会阴部的外伤,如车祸伤、暴力打击等,可能直接损伤肛门括约肌,导致大便失禁。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因外伤导致肛门括约肌损伤,但在从事高风险职业或经常处于危险环境中的人群中风险相对较高。

2.括约肌退行性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肛门括约肌会出现退行性变,肌肉力量减弱,弹性降低,从而影响对粪便的控制能力,导致大便失禁。老年人由于年龄相关的生理变化,这种括约肌退行性变更为明显,女性在绝经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加速这一退行性过程,进一步增加大便失禁的发生几率。

三、肠道疾病

(一)炎症性肠病

1.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累及直肠和结肠,肠道的慢性炎症会破坏肠道黏膜和肌肉层,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排便控制功能,导致大便失禁。该疾病的发病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在中青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的发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差异,疾病活动期时大便失禁等症状往往会更为明显。

2.克罗恩病:可累及胃肠道的任何部位,肠道的炎症、溃疡、狭窄等病变可能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包括排便功能,从而引发大便失禁。克罗恩病的病程较长,病情容易反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都可能患病,但在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中相对多见。

(二)感染性肠道疾病

1.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急性发作时肠道炎症严重,可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大便失禁。该疾病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或人群中更容易发生,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更容易感染细菌性痢疾而出现大便失禁等情况,需要注意饮食卫生等预防措施。

2.寄生虫感染:如蛔虫、绦虫等肠道寄生虫感染,可能引起肠道炎症和功能紊乱,导致大便失禁。在卫生习惯较差、环境卫生条件不佳的地区,寄生虫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儿童是寄生虫感染的高发人群之一,需要加强个人卫生教育和环境卫生管理来预防寄生虫感染相关的大便失禁问题。

(三)其他肠道疾病

1.结直肠肿瘤:结直肠的良恶性肿瘤,当肿瘤较大或侵犯周围组织时,可能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排便通道以及对排便的控制功能,从而导致大便失禁。结直肠肿瘤的发病与年龄、遗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风险逐渐增加,不同性别在结直肠肿瘤的发病谱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例如某些类型的结直肠肿瘤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等情况。

2.肠易激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患者可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等多种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大便失禁的情况。其发病与肠道动力异常、肠道敏感、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在中青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女性患者相对男性患者可能更容易受到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而诱发或加重病情。

四、其他因素

(一)年龄因素

1.儿童: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和肛门直肠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可能出现生理性大便失禁,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改善。但如果存在先天性发育异常等情况则会导致病理性大便失禁。例如,一些新生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就会从出生后表现出大便失禁相关症状。而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如果出现肠道感染等情况,也可能相对容易引发大便失禁,因为儿童的肠道免疫力和对感染的抵御能力相对较弱。

2.老年人:如前所述,老年人由于神经系统退行性变、肛门括约肌退行性变、肠道功能减退等多种因素,大便失禁的发生率较高。老年人可能还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相互影响,进一步增加了大便失禁的发生风险。例如,老年人患糖尿病时间较长时,容易并发神经病变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发大便失禁。

(二)生活方式因素

1.饮食因素:长期饮食不均衡,缺乏膳食纤维,可导致便秘,而严重便秘后可能出现大便失禁情况,因为干结的粪便堵塞肠道后突然排出时可能失去控制。反之,过度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可能引起肠道炎症,影响肠道功能导致大便失禁。例如,一些喜欢高脂、高糖、低纤维饮食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肠道功能紊乱相关的大便失禁问题。

2.排便习惯:长期憋便,会使直肠对粪便的敏感性降低,导致排便反射减弱,进而可能引发大便失禁。例如一些工作繁忙的人群,常常忽视正常的排便信号,长期憋便,久而久之影响排便功能。

(三)其他疾病因素

1.营养不良:严重营养不良会导致肌肉萎缩,包括肛门括约肌等排便相关肌肉,从而影响对粪便的控制能力引发大便失禁。例如一些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进食不足的患者,可能出现营养不良相关的大便失禁情况,在老年患者和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中较为常见。

2.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大便失禁的副作用,例如一些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等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对排便的调控功能。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不同,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是否出现大便失禁等不良反应,尤其是老年患者和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的患者,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增加大便失禁的发生风险。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是指机体对直肠内液态和固态内容物以及气体的蓄控能力丧失,导致大便次数增多,是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症状,由多种原因引起。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大便失禁怎么治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大便失禁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原因,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果是由于肠炎引起,应该要改变饮食,多进食高纤维的食物,同时应该给予针对性的药物来进行抗炎治疗。另外,如果是由于肠道神经受损导致,可以应用针灸或者电刺激等方法,可以抑制排便反应。此外,如果是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如脑外伤、脊髓损伤、脑血管意外等,则需
老人家大便失禁是什么原因?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人家大便失禁的原因很多,包括了骨盆的肌肉或韧带的问题,还包括了盆底神经的问题,还有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问题,还有可能是腹部压力过大的问题,如果原因不明的话要尽快寻找病因。
老人大便失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年性大便失禁的原因很多,最多见的原因是年纪增大以后,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有关。假如是轻型的失禁,仅仅是病人在腹泻时会污染内裤,而较严重的,粪便会在不注意时溢出肛门。此外痔疮感染或者直肠脱垂或者盆底肌损伤也可以造成大便失禁。
痔疮手术后遗症有哪些症状
程芳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痔疮手术后常见的后遗症有肛门狭窄、大便失禁、肛门感染等。 1.肛门狭窄 痔疮摘除后,通常需要进行创口缝合,尤其是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肛门会变得狭窄,导致术后排便困难,甚至出血。 2.大便失禁 痔疮手术大多会对肛门括约肌造成损伤,术后可能会出现大便失禁的情况,患者可能无法控制排便。 3.肛门感染 术后
肛裂手术好不好
喻苗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肛裂手术是否好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 如果肛裂患者选择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具有一定的手术风险,可能会出现大便失禁、肛门溢液等情况,治疗效果相对较差。但如果肛裂的患者选择进行肛门皮瓣手术治疗,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舒服的症状,促进病情的恢复,则是比较好的。 建议肛裂的患者加强个人卫生
肛裂多久能好
喻苗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肛裂通常需要6-8周才能痊愈。 大部分肛裂的患者,在进行一系列的支持治疗之后,可以在6-8周内痊愈。但是有一小部分肛裂患者会出现迁延不愈和反复发作的现象,特别是慢性肛裂,病情容易反复发作;若出现以上的现象,可以选择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有可能会存在大便失禁的潜在风险。 平时应该增加膳食纤维与水的摄入
病毒性脑膜炎有后遗症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病毒性脑膜炎是否有后遗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在部分患者中,病毒性脑膜炎可能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但在另一些情况较为严重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中,可能会出现癫痫发作、性格改变、嗜睡等后遗症,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更严重的后遗症还包括持续性昏迷甚至植物人状态、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大便
结肠炎会不会引起发烧
李保双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发烧是指发热,结肠炎是不是会发热,需要分情况判断,具体如下: 结肠炎多数是饮食不合理或者过度疲劳引起,也可能是精神受到刺激、微生物感染导致。结膜炎的患者炎症病情较轻时,一般不会刺激体温调节中枢,通常不会导致发热的情况。但若是病情程度较重,炎症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会发生发热的表现。并伴有持续性腹泻、大便
老是突然漏大便是怎么回事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是突然漏大便可能与肌肉功能异常、药物副作用、神经传导异常等因素有关。 1、肌肉功能异常 肛门及肠道周围的肌肉功能减弱或受损,可能会影响其正常收缩,容易导致大便失禁。 2、药物副作用 部分药物可能会导致肠道肌肉松弛,比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利福平等,从而出现上述症状。 3、神经传导异常 大脑和肠道之
腰5骶1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腰5骶1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症状和影响,例如疼痛、下肢麻木无力、活动受限、大小便功能障碍等。 1.疼痛 这是最常见的表现,患者会感到腰部、臀部、下肢等部位的疼痛,可呈放射性,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腰5骶1椎间盘突出后,对神经根产生机械性刺激和压迫,从而引发疼痛,且疼痛程度可能会逐渐
小儿大便失禁需要手术吗
王勇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大便失禁如果是功能性的,大部分是不需要的,因为只要把便秘的情况解决了,自然就能够排便了。对于器质性的需不需要手术?首先看大便失禁是真性的大便失禁,还是假性的大便失禁,什么叫假性大便失禁?假性大便失禁就是如果能够纠正肠功能的异常,小孩子大便失禁就能够解决,就肯定不需要手术。另外一种真性大便失禁,怎么判断他是真性的大便失禁?首先看大便控制的三
小儿大便失禁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王勇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其实大便失禁最常见的就是因为长期便秘会造成大便失禁,不论是功能性的还是器质性的,有一个均衡的饮食,什么都要吃,不要轻易忌口,然后再增加营养,也就是多吃肉类和动物蛋白的前提下,也要多吃一些膳食纤维、多喝水、多运动,还有一个良好的排便习惯。先天性巨结肠的病人,他对于成形的大便可能控制的比较好,但对于稀的大便可能不怎么敏感,可能患儿比较急,或者
小儿大便失禁有哪些药物治疗
王勇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小儿大便失禁首先要让医生评估大便失禁的原因是什么,根据病因治疗。如果是功能性的大便失禁,如果因为长期便秘、不良的排便习惯引起,则一定要进行排便训练。可以给孩子服用缓泻药进行治疗。目前常用的药物是乳果糖,但是对于半岁小孩效果不是很好,所以现在首选的是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这种缓泻药物很安全。如果大便失禁是器质性,建议口服能够减少肠蠕动的药物
老人大便失禁能治好吗
张贵志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老人出现了大便失禁是否能够治好和病因有一定关系,对于原发病治疗效果,关系到大便失禁治疗效果。引起大便失禁原因比较多,比如神经系统方面疾病,有脑梗死,还有可能是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原发疾病难以治愈时,大便失禁也不能治疗。
儿童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丁素芳 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儿童大便失禁,有可能是腹泻所引起。儿童在有感染性腹泻或者非感染性腹泻的时候,大便性状明显偏稀。如果儿童患有先天性脊柱裂,也会出现大便失禁的情况,同时还会伴有小便失禁。如果儿童患有直肠肿瘤,尤其是肿瘤侵犯到肛门括约肌的时候,就会造成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从而会导致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初期症状
张贵志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在患者出现大便失禁的病情时,病变初期可能会出现不自主排出粪便以及气体的表现,会阴部位经常被粪便污染,尤其在患者走路、蹲下、继续咳嗽时腹压会明显增高,会有大便排出的表现。随着病情逐渐加重,没有腹压增高正常的情况下,也会有大便从肛门排出,不受自主控制。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