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肠粘连的方法主要有症状判断、病史判断、辅助检查判断等。

1.症状判断
腹痛是肠粘连常见的症状,疼痛程度和性质不一,可为隐痛、胀痛、绞痛等。疼痛部位多在粘连所在处,一般为阵发性发作。患者常感觉腹部胀满不适,尤其是在进食后更为明显。当肠粘连导致肠道梗阻时,会出现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梗阻部位越高,呕吐出现越早、越频繁。肠粘连可能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导致排便排气减少或停止。如果出现长时间不排便、不排气,伴有明显腹胀、腹痛,要高度警惕肠粘连引发的肠梗阻。
2.病史判断
既往有腹部手术,如阑尾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妇科手术等,术后发生肠粘连的可能性较大。手术创伤会使肠管表面的浆膜层受损,容易形成粘连。
腹腔感染史,如急性阑尾炎穿孔、盆腔炎等腹腔内感染性疾病,炎症渗出会导致肠管之间粘连。女性因生理结构特点,盆腔炎等妇科炎症引起肠粘连的情况相对多见。
腹部受到严重撞击、刺伤等外伤,可能损伤肠管及周围组织,引发肠粘连。
3.辅助检查判断
站立位腹部X线平片可观察肠道内气体分布情况,如果发现肠管扩张、肠腔内有多个气液平面,提示可能存在肠梗阻,而肠粘连是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
腹部CT能更清晰地显示肠道的形态、结构以及粘连的部位和程度。对于诊断不明确或怀疑有复杂肠粘连的患者,CT检查具有重要价值。
腹腔镜检查是一种有创检查方法,但能直接观察腹腔内肠管的粘连情况,诊断准确性高,一般在其他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时选用。但该检查有一定风险,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需谨慎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