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手术后肠梗阻可能与粘连性肠梗阻、粪便堵塞、肠扭转、肿瘤复发或转移等原因有关,可以采取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治疗。
一.原因
1.粘连性肠梗阻
手术操作会使腹腔内组织产生炎症反应,术后纤维蛋白渗出,可形成粘连束带压迫肠管,导致肠内容物通过受阻。年龄较大者身体恢复能力较差,术后粘连的可能性相对较高。此外,手术过程中操作不够精细、腹腔内感染等因素会增加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风险。
2.粪便堵塞
术后患者由于卧床时间较长、活动量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加上饮食结构不合理,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容易导致粪便干结,堵塞肠腔,引发肠梗阻。尤其是老年患者,本身胃肠功能减退,更易发生粪便堵塞。
3.肠扭转
术后患者的肠道位置和固定情况发生改变,如果患者在术后早期活动不当、剧烈运动,或者肠道蠕动功能紊乱,可能导致肠袢沿其系膜长轴旋转,造成肠扭转,引起肠梗阻。老年患者肠道蠕动功能较弱,更易出现肠道蠕动紊乱,增加肠扭转的风险。
3.肿瘤复发或转移
直肠癌术后肿瘤复发可直接侵犯肠壁,导致肠腔狭窄或堵塞;肿瘤转移至腹腔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也可能压迫肠管引起梗阻。有直肠癌家族史、手术切除不彻底、病理分期较晚的患者,肿瘤复发或转移导致肠梗阻的可能性更大。
二.治疗
1.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早期不完全性肠梗阻等。主要措施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通过插入胃管抽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根据患者的脱水程度、尿量、血液生化检查结果等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抗感染治疗,遵医嘱选用合适的抗生素预防和控制肠道细菌感染,如头孢克肟等。
2.手术治疗
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绞窄性肠梗阻、肿瘤复发或转移导致的肠梗阻等情况,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粘连松解术,解除粘连束带对肠管的压迫;肠切除吻合术,切除肿瘤或坏死的肠段,然后进行肠吻合;短路手术,无法切除肿瘤时,可将梗阻近端和远端肠管进行短路吻合,恢复肠道的通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