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有疼痛、其他消化系统症状及全身症状等表现。疼痛部位上胃溃疡多在剑突下正中或偏左,具“进食-疼痛-缓解”规律;十二指肠溃疡多在上腹正中或偏右,具“疼痛-进食-缓解”规律,不同年龄疼痛表现有差异,性质程度多样。其他消化系统症状包括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有消瘦、贫血等,不同年龄人群各症状表现有别。
一、疼痛
1.疼痛部位
胃溃疡的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正中或偏左,疼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常于进食后1小时内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下次进食后再复发,即“进食-疼痛-缓解”的规律。
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位于上腹正中或偏右,疼痛的规律往往是“疼痛-进食-缓解”,常在空腹时发作,疼痛可为钝痛、胀痛、灼痛或剧痛等,也可在夜间痛醒,这与夜间胃酸分泌相对较多且空腹时胃内没有食物缓冲有关。不同年龄人群疼痛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十二指肠溃疡相对少见,疼痛表现可能不如成人典型;老年患者疼痛症状可能不典型,疼痛程度可能较轻,容易被忽视。
2.疼痛性质与程度
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刺痛、烧灼样痛等。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多数患者能忍受,部分患者疼痛较为剧烈,可影响日常生活和休息。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的人群可能因神经内分泌调节紊乱,使溃疡疼痛更明显;有溃疡病史且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疼痛可能相对更顽固。
二、其他消化系统症状
1.反酸、烧心
由于胃酸分泌增多,患者常出现反酸症状,即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至口咽部,感到酸性物质涌出。烧心是指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多在进食后、平卧时加重。这是因为溃疡导致胃酸分泌异常,反流的胃酸刺激食管黏膜引起不适。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观察是否有频繁呕吐、拒食等表现,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需警惕反酸、烧心引起的不适;老年患者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减退,更容易出现反酸、烧心症状,且可能同时合并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需要综合判断。
2.恶心、呕吐
当溃疡引起幽门梗阻时,患者可出现频繁的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宿食,有酸臭味,吐后症状可暂时缓解。这是因为幽门梗阻导致胃内容物排出受阻,胃排空延迟。不同年龄段患者幽门梗阻的发生率不同,儿童幽门梗阻相对少见,多与先天性幽门肥厚等疾病有关;老年患者幽门梗阻可能因溃疡反复发作导致瘢痕形成引起。此外,某些患者因溃疡疼痛刺激,也可能出现反射性恶心、呕吐,但呕吐物一般不含宿食。
3.食欲减退
患者常因腹痛、消化不良等原因出现食欲减退,进食量减少。长期食欲减退可能导致患者营养摄入不足,影响身体恢复。对于儿童患者,食欲减退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老年患者食欲减退可能加重营养不良,降低机体抵抗力,需要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必要时采取措施改善食欲,如调整饮食结构等。
三、全身症状
1.消瘦
由于消化性溃疡患者长期疼痛不适,影响进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机体处于慢性消耗状态,可出现消瘦。特别是病情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的患者,体重下降较为明显。不同年龄患者消瘦表现不同,儿童消瘦可能影响身高、智力等发育;老年患者消瘦可能使基础疾病加重,如合并糖尿病时,消瘦可能导致血糖控制不佳等。
2.贫血
长期慢性失血是导致消化性溃疡患者贫血的常见原因,尤其是胃溃疡患者,可能因溃疡面慢性出血,引起缺铁性贫血。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儿童贫血可能影响其学习能力和身体发育;老年患者贫血可能加重心血管负担,导致心悸、气短等症状加重,需要及时评估贫血程度并采取相应措施,如补充铁剂等(但具体药物使用需谨慎,遵循循证医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