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高血压有多样症状表现,血压升高方面一般人群可呈持续性升高且可能隐匿进展,儿童相对少见但易被忽视;伴随肾脏疾病有蛋白尿(致蛋白质丢失加重肾损伤)、血尿(示肾脏滤过系统等受损)、水肿(因水钠潴留);其他系统受累有头痛(与血压升高程度相关)、头晕(血压波动时明显,老人易致跌倒)、心功能异常相关表现(长期可致心脏负担重,早期心悸,进展现呼吸困难等)。
一般人群:肾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可呈持续性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可能超出正常范围,例如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部分患者血压升高较为隐匿,可能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才发现血压异常。对于有慢性肾脏疾病基础的患者,血压升高可能逐渐进展,从轻度升高慢慢发展为中重度升高。年龄较大的人群本身存在血管弹性下降等生理变化,肾性高血压更容易导致血压波动较大,且可能伴随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儿童:儿童肾性高血压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血压升高可能较为突然或隐匿。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血压升高可能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表现为生长迟缓等情况。与成人相比,儿童肾性高血压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需要密切监测。
伴随肾脏疾病的相关表现
蛋白尿:肾脏受损时,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出现蛋白尿。尿液中可看到泡沫增多,且长时间不消失。对于有肾性高血压的患者,蛋白尿的出现往往提示肾脏病变的程度较重,持续的蛋白尿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形成恶性循环。不同年龄的患者蛋白尿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蛋白尿可能影响其营养状况,因为蛋白质随尿液丢失,若不及时纠正,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生长。
血尿:部分肾性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血尿,可分为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镜下血尿需要通过显微镜检查尿液才能发现红细胞增多,肉眼血尿则可观察到尿液呈洗肉水样、浓茶色等。血尿的出现表明肾脏的滤过系统或肾小管等部位存在损伤,可能是肾小球疾病等导致的,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血尿的临床意义相似,但儿童患者血尿需要排除先天性肾脏疾病等特殊情况。
水肿:肾性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水肿,常见于眼睑、颜面等部位,早晨起床时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下肢水肿、全身水肿等。水肿的发生与肾脏对水钠的排泄功能障碍有关,肾脏无法正常排出多余的水分和钠离子,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在儿童中,水肿可能影响其外观,同时也提示肾脏功能受到明显影响,需要及时评估肾脏情况。
其他系统受累表现
头痛:血压升高时,患者常出现头痛症状,多为头部胀痛、搏动性疼痛等。头痛的程度与血压升高的程度相关,血压得到控制后,头痛症状可有所缓解。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头痛的感受和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无法准确描述头痛的性质,但会表现出烦躁、哭闹等异常行为。
头晕:肾性高血压患者还可能出现头晕症状,感觉头部昏沉、眩晕,行走或站立时可能有不稳感。头晕可能在血压波动时更为明显,尤其是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起时,容易发生体位性头晕,这与血压调节功能紊乱有关。老年人本身平衡功能可能较差,肾性高血压导致的头晕更容易增加跌倒的风险,需要特别注意防护。
心功能异常相关表现:长期肾性高血压可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引起心功能异常。早期可能出现心悸,患者自觉心跳加快、心慌;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严重时休息时也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或老年患者,心功能异常的表现可能更为隐匿且进展迅速,需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指标,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及时发现心功能的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