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相关指标包括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C反应蛋白、血钙、血糖。血清淀粉酶发病2-12小时升高,24小时达峰,超3倍具诊断价值;血清脂肪酶发病24-72小时升高,持续久,特异性高;CRP发病数小时升高,48小时达峰,程度与严重程度相关;血钙发病2-3天降低,低于2mmol/L预后不良;血糖多暂时性升高,不同人群正常范围有别,且各指标受不同因素影响,有基础病史患者需综合判断。
一、血清淀粉酶
1.指标及意义
血清淀粉酶是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在发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到高峰,48小时后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淀粉酶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具有诊断价值。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其正常参考值范围可能略有差异,但一般来说,成年男性血清淀粉酶正常参考值约为35-135U/L,成年女性约为28-112U/L。儿童的血清淀粉酶活性也会因年龄不同而有变化,例如婴幼儿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可能相对较低,但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范围。在有饮酒、高脂饮食等生活方式的人群中,血清淀粉酶可能会有一定波动,但急性胰腺炎发作时会明显升高。对于有既往胰腺病史的患者,其血清淀粉酶的变化可能不典型,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二、血清脂肪酶
1.指标及意义
血清脂肪酶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后24-72小时开始升高,持续时间较长,可达7-10天。其特异性相对较高,对于就诊较晚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诊断价值较大。正常参考值一般为0-60U/L。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正常参考值基本一致,但同样受生活方式影响,如高脂饮食可能导致脂肪酶轻度升高,但急性胰腺炎时会显著升高。儿童的血清脂肪酶水平也有其自身特点,与成人不同,在评估儿童急性胰腺炎时需参考儿童相应的正常范围值。有胰腺病史的患者在发作急性胰腺炎时,血清脂肪酶的变化也需要结合整体临床情况来分析。
三、C反应蛋白(CRP)
1.指标及意义
CRP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后数小时内即可升高,并在48小时达到高峰,其升高的程度与胰腺炎的严重程度相关。正常参考值一般小于10mg/L。在不同年龄人群中,CRP的正常范围差异不大,但性别因素影响较小。生活方式如感染等可能会影响CRP水平,但急性胰腺炎时CRP升高提示炎症反应较明显。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CRP的变化可能受到基础疾病的干扰,在判断急性胰腺炎病情时需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情况以及CRP等指标。
四、血钙
1.指标及意义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钙降低,多在发病后2-3天出现低血钙,血钙低于2mmol/L时提示预后不良。不同年龄人群血钙正常范围不同,儿童血钙正常范围相对较宽,例如新生儿血钙约为2.5-3.0mmol/L,儿童期血钙约为2.2-2.6mmol/L,成人血钙约为2.2-2.55mmol/L。性别因素对血钙影响不大,但生活方式如维生素D摄入等会影响血钙水平。有甲状旁腺疾病等病史的患者,在发生急性胰腺炎时,血钙的变化可能更为复杂,需要谨慎评估其对病情的影响。
五、血糖
1.指标及意义
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出现血糖升高,多为暂时性升高。正常空腹血糖范围,成人一般为3.9-6.1mmol/L,儿童因年龄不同略有差异,如婴幼儿空腹血糖约为3.3-5.5mmol/L。不同性别血糖正常范围无明显差异,但生活方式如饮食、运动等会影响血糖水平。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在发生急性胰腺炎时,血糖的控制和变化更为关键,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因为急性胰腺炎可能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而高血糖又可能进一步影响胰腺炎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