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小头骨折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桡骨小头切除术、关节置换术等治疗方式。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适用于大多数有移位且涉及关节面等情况的骨折;桡骨小头切除术适用于严重粉碎性等情况的骨折;关节置换术适用于老年等特定情况的骨折,不同年龄人群治疗有差异,女性需考虑骨质疏松等,有基础疾病患者术前需控制基础疾病,术后均需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
一、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1.适应证:适用于大多数有移位的桡骨小头骨折,尤其是涉及关节面的骨折,骨折块较大且不稳定的情况。对于成人的移位性桡骨小头骨折,若骨折无法通过保守治疗达到良好的复位和稳定,通常考虑切开复位内固定。在儿童中,若骨折有明显移位影响关节功能也可能适用,但需谨慎评估。
2.手术步骤
体位与切口:患者取仰卧位,患肢外展置于手术台上。采用肘关节前外侧切口,起自肘关节上方约5cm处,沿肱桡肌与桡侧腕长伸肌之间下行,止于肘关节下方约5cm处。
显露骨折部位: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分离肱桡肌与桡侧腕长伸肌间隙,显露桡骨小头及骨折端。
复位骨折:通过牵引、撬拨等操作将骨折块复位,恢复桡骨小头的解剖结构和关节面的平整。
内固定: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如克氏针、螺钉等进行固定。若为粉碎性骨折可能需要采用钢板等内固定方式,但相对较少见。固定后再次检查关节面的平整性和固定的稳定性。
二、桡骨小头切除术
1.适应证
对于严重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无法进行有效的切开复位内固定,且骨折累及大部分关节面,切除后对肘关节功能影响较小的情况。例如老年患者,身体状况较差,难以耐受复杂的内固定手术,且桡骨小头骨折严重粉碎,保留困难。
陈旧性桡骨小头骨折,骨折不愈合且关节功能严重受限,疼痛明显,经评估切除后能改善症状的情况。
2.手术步骤
体位与切口:体位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采用肘关节后外侧切口,起自肘关节上方约5cm处,沿肱三头肌与尺侧腕伸肌之间下行,止于肘关节下方约5cm处。
显露桡骨小头: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分离肱三头肌与尺侧腕伸肌间隙,显露桡骨小头。
切除桡骨小头:切断桡骨小头的韧带和周围组织,用骨刀或咬骨钳将桡骨小头切除,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的血管和神经。
处理残端:对残端进行打磨,使其光滑,减少对周围组织的刺激。
三、关节置换术
1.适应证
对于老年患者,桡骨小头骨折合并严重的骨质疏松,内固定困难且容易失败,同时肘关节功能要求相对较低的情况。例如老年女性患者,桡骨小头骨折,骨质疏松明显,切开复位内固定难以维持稳定。
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导致的桡骨小头破坏,需要进行关节置换的情况,但相对较少用于单纯的桡骨小头骨折。
2.手术步骤
体位与切口:体位同前,采用合适的切口显露桡骨近端。
准备桡骨近端:切除病变的桡骨小头,准备桡骨近端的髓腔,以便植入假体。
植入假体:选择合适的桡骨小头假体,将假体植入桡骨近端髓腔,固定牢固,恢复桡骨小头的解剖结构和关节功能。
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的桡骨小头骨折由于其骨骼的生长发育特点,治疗上更倾向于保守治疗为主,只有在严重移位等少数情况下才考虑手术,且手术操作需更加轻柔,避免影响骨骺的发育。女性患者在手术选择上可能需要考虑骨质疏松等因素,而男性患者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患者,手术前需控制好基础疾病,以降低手术风险。在术后康复方面,无论哪种手术方式,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要注意避免康复过程中的过度活动导致内固定松动或假体脱位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