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的护理需从多方面进行,包括休息与制动,避免过度使用大拇指并可用支具固定;冷敷与热敷,急性期冷敷、过后热敷;康复锻炼,进行拇指屈伸和外展内收锻炼;生活方式调整,保持正确姿势和注意保暖;特殊人群如儿童要留意不良习惯、康复锻炼轻柔且保证营养,老年人要循序渐进锻炼并关注基础疾病。
一、休息与制动
1.避免过度使用大拇指: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应减少大拇指的过度屈伸活动,比如避免长时间打字、织毛衣、握持工具等。以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人群为例,若长时间用大拇指敲击键盘,容易加重腱鞘炎症状,应定时休息,每工作1小时左右就休息5-10分钟,活动一下手腕和大拇指,让其得到放松。对于儿童,如果有过度吸吮大拇指等不良习惯,也需要及时纠正,因为长期吸吮可能导致大拇指腱鞘炎相关问题。
2.使用支具固定:可以使用拇指支具将大拇指固定在功能位,限制其活动,促进炎症消退。比如夜间睡眠时佩戴,能在休息状态下保持大拇指的相对静止,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根据情况选用合适的支具,儿童使用时要注意支具的松紧度,避免影响手指的血液循环和正常发育。
二、冷敷与热敷
1.冷敷:在腱鞘炎急性发作期,可进行冷敷。一般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3-4次。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轻局部充血,缓解疼痛和肿胀。对于成年人,可使用冰袋包裹毛巾后敷在大拇指患处;儿童冷敷时要注意控制冰袋温度和冷敷时间,避免冻伤。例如,3岁以下儿童冷敷时间应更短,不超过10分钟。
2.热敷:在急性期过后,可进行热敷。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成年人可以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大拇指上;儿童热敷时要由家长操作,密切关注温度,防止烫伤。
三、康复锻炼
1.拇指屈伸锻炼:缓慢进行大拇指的屈伸动作,每次屈伸尽量达到最大范围,每组10-15次,每天进行3-4组。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动作幅度可适当调整。年轻人可尽量做到充分屈伸,而老年人或儿童则根据自身关节活动度循序渐进。比如老年人开始时屈伸幅度小一些,逐渐增加;儿童在家长辅助下进行,以不引起疼痛为度。
2.拇指外展内收锻炼:将大拇指向手掌外侧和内侧做外展和内收动作,同样每组10-15次,每天3-4组。这有助于增强大拇指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促进恢复。
四、生活方式调整
1.保持正确姿势: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要保持正确的手部姿势。比如坐姿时,手臂应自然放在桌面,手腕保持平直,大拇指处于舒适的位置,避免扭曲或过度弯曲。对于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要调整好设备高度和角度,使大拇指操作时处于较为放松的状态。
2.注意保暖:寒冷刺激可能会加重腱鞘炎症状,所以要注意大拇指的保暖。在寒冷天气外出时可佩戴手套,室内温度也不宜过低。不同年龄人群都要关注手部保暖,儿童在冬季玩耍时要及时添加手套等保暖物品,防止手部受冷。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大拇指腱鞘炎可能与不良习惯有关,除了上述护理措施外,家长要格外留意儿童手部活动情况,及时纠正不良习惯。在进行康复锻炼时,要确保动作轻柔,避免强迫儿童进行超出其耐受范围的活动。同时,要保证儿童营养均衡,促进手部组织的正常发育。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恢复相对较慢。在护理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康复锻炼的循序渐进,避免因锻炼过度导致疼痛加重。同时,老年人可能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因为高血糖等情况可能影响腱鞘炎的恢复,要定期监测血糖等指标,遵循基础疾病的治疗和护理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