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会致肾脏功能受损,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蛋白尿持续存在;还会多系统受累,影响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妊娠相关风险高,对妊娠过程和胎儿有不良影响;且会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有身体不适症状和治疗带来的负担,女性患者在多方面可能受更特殊影响。
蛋白尿持续存在:大量蛋白尿是狼疮性肾炎常见的表现之一。肾小球基底膜因炎症受损,通透性增加,使得血浆中的蛋白质大量漏出到尿液中。长期持续的蛋白尿会加重肾脏的损伤,因为过多的蛋白质滤出会导致肾小管间质发生纤维化等病变。女性患者若长期存在蛋白尿,除了肾脏本身的损伤外,还可能因蛋白质丢失导致低蛋白血症,出现水肿等症状,影响身体多个系统的功能,如消化系统可能因低蛋白血症出现胃肠黏膜水肿,导致食欲减退等情况。
多系统受累
心血管系统影响:狼疮性肾炎患者常合并心血管系统的病变。炎症因子的释放等因素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增加。研究发现,狼疮性肾炎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比正常人群高2-3倍。女性患者由于雌激素等因素的影响,在心血管系统受累方面可能有其特殊性,例如在相同病情下,女性狼疮性肾炎患者可能更早出现心肌缺血等心血管病变相关表现,这与女性的内分泌环境以及疾病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等多种因素有关。
血液系统异常:狼疮性肾炎可引起血液系统的改变,常见的有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与疾病导致的慢性炎症、红细胞生成抑制等因素有关。女性患者本身可能存在生理性的失血等情况,在狼疮性肾炎影响下,贫血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导致患者出现乏力、面色苍白等不适,影响生活质量。白细胞减少会使患者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血小板减少则增加了出血的风险,如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对于女性患者来说,月经期间可能会加重出血的情况。
妊娠相关风险
对妊娠过程的影响:女性狼疮性肾炎患者在妊娠时面临较高风险。疾病活动期妊娠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增加子痫前期、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研究显示,狼疮性肾炎患者妊娠时子痫前期的发生率比正常人群高10-20倍。而且,妊娠过程中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影响狼疮性肾炎的病情,使得原本稳定的病情出现复发或活动加剧,进而对母亲和胎儿的健康都造成严重威胁。例如,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可能会促进狼疮性肾炎的炎症反应,导致肾脏损伤进一步加重。
对胎儿的不良影响:胎儿可能受到狼疮性肾炎的影响,出现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情况。由于母亲肾脏功能受损,胎盘的血液供应和营养物质交换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此外,母亲在治疗狼疮性肾炎过程中使用的一些药物也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在考虑妊娠时需要非常谨慎,需要在病情稳定且医生充分评估后才能进行,并且在妊娠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母亲和胎儿的情况。
生活质量下降
身体不适症状:患者会出现多种身体不适,如乏力、关节疼痛、皮肤红斑等。乏力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使患者难以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关节疼痛会限制患者的肢体活动,影响生活自理能力;皮肤红斑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伴有瘙痒等不适,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女性患者可能会因为外貌的改变而产生自卑等心理问题,进一步影响生活质量。
治疗带来的负担:狼疮性肾炎的治疗需要长期用药,药物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肥胖、骨质疏松、糖尿病等并发症。这些副作用会增加患者的身体负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治疗过程需要频繁就医、检查,给患者的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都带来诸多不便,女性患者在兼顾家庭和疾病治疗方面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