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有固定胸廓(单纯性用多头胸带等,连枷胸用牵引或外固定架)、镇痛(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严重用有创镇痛)、呼吸管理(鼓励咳嗽咳痰,重者机械通气);手术治疗适用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致严重胸壁畸形等经保守无效及合并相关情况者,方法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加骨折固定术,儿童和老年患者手术需特殊考虑。
一、保守治疗
1.固定胸廓
对于单纯性肋骨骨折,可采用多头胸带或弹性胸带固定胸廓,目的是减少肋骨断端活动,缓解疼痛。这种固定方法适用于大多数肋骨骨折患者,尤其是骨折断端无明显移位的情况。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胸廓弹性较好,固定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和力度,避免影响胸廓发育。
对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引起的胸壁软化(连枷胸),可采用牵引固定或外固定架固定。牵引固定是通过牵引装置使浮动胸壁复位并固定,外固定架固定则是利用金属支架将骨折处固定,这种方法能有效纠正胸壁反常呼吸运动,适用于病情相对较重的患者。
2.镇痛治疗
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镇痛,如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镇痛、抗炎作用。但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需谨慎,因为这类药物可能会加重消化道溃疡病情。对于儿童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凝血功能或有其他不良影响的镇痛药物,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镇痛方式,如局部冷敷等物理镇痛方法,但物理镇痛效果有限时再考虑药物镇痛。
对于疼痛较剧烈的患者,还可采用肋间神经阻滞或硬膜外镇痛等有创镇痛方法。肋间神经阻滞是将局麻药注射到肋间神经周围,阻断神经传导,从而达到镇痛目的;硬膜外镇痛是将药物注入硬膜外腔,作用于脊髓神经根,产生镇痛效果。有创镇痛方法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操作规范,对于老年患者或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充分评估风险。
3.呼吸管理
鼓励患者咳嗽、咳痰,是预防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的重要措施。咳嗽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咳嗽反射较弱,更要加强呼吸道管理,可辅助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对于儿童患者,要教育并协助其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必要时可采用雾化吸入等方法稀释痰液,便于排出。
对于病情较重、存在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机械通气能改善患者的通气和氧合功能,减少呼吸肌做功。但机械通气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对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导致严重胸壁畸形、影响呼吸循环功能,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或者骨折断端有明显移位,可能损伤胸腔内重要脏器(如肺、血管等)的患者,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骨折断端刺入胸腔,可能导致肺损伤、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时,应及时手术固定骨折端,修复受损脏器。
对于合并有胸骨骨折、胸廓不稳定的患者,也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可以恢复胸廓的稳定性,改善呼吸功能。
2.手术方法
常用的手术方法有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手术切开骨折部位,用钢板、钢钉等内固定材料将骨折端固定,恢复胸廓的正常解剖结构。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时要选择对骨骼生长影响较小的内固定材料,并且要密切关注术后骨骼的发育情况。老年患者进行手术时,要充分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全身情况,确保手术安全。
另外,对于开放性肋骨骨折,需要进行清创缝合术,同时进行骨折固定。清创缝合可以预防伤口感染,骨折固定则有助于骨折愈合和胸廓功能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