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腰肌劳损的康复锻炼方法,包括有氧运动(游泳、快走)、腰部肌肉力量训练(小燕飞、平板支撑)和柔韧性训练(腰部前屈后伸、腰部侧屈),分别说明了各锻炼方式的具体动作、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等。
一、有氧运动
1.游泳:对于腰肌劳损患者,游泳是非常好的锻炼方式。在游泳过程中,水的浮力能减轻身体自重对腰部的压力,同时四肢和腰部肌肉都能得到锻炼。例如,自由泳时需要调动背部、腰部等多组肌肉协调运动来保持身体在水中的平衡和前进;蛙泳时腿部、腰部肌肉的屈伸动作也能有效增强腰部肌肉力量,一般每周可进行3-4次游泳锻炼,每次30-60分钟,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人群均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当调整游泳的强度和时间,对于有腰肌劳损病史的人群,要避免过度疲劳。
2.快走:快走也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有氧运动。快走时身体有节律的前后摆动会使腰部肌肉得到一定程度的拉伸和收缩锻炼。不同年龄的人群快走速度和时间有所不同,年轻人可以适当加快速度,每次快走30分钟左右,每周坚持5次左右;老年人则可以保持相对较慢的速度,每次20-30分钟,每周3-4次。性别方面,男女在快走时姿势可能略有不同,但都要保持正确的步态,即头部正直、肩部放松、手臂自然摆动、步伐均匀。对于有腰肌劳损的人群,快走时要注意选择平坦的路面,避免在崎岖不平的路面上行走加重腰部负担。
二、腰部肌肉力量训练
1.小燕飞:这是一种经典的锻炼腰部肌肉的方法。患者俯卧在床上,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部、肩部和双腿尽量向上抬起,使身体呈反弓形,坚持3-5秒后放松,重复进行。一般每次可做10-15次,每天3-4组。不同年龄的人群在做小燕飞时要注意动作幅度,老年人动作幅度不宜过大,以免造成腰部损伤;年轻人可以适当加大幅度。性别上,男性和女性在姿势上没有明显差异,但要注意腰部发力的感觉。对于有腰肌劳损的人群,在做小燕飞时如果腰部疼痛明显,应减少动作幅度或暂停锻炼。
2.平板支撑:患者双肘弯曲支撑在地面上,肩膀和肘关节垂直于地面,双脚踩地,身体离开地面,躯干伸直,头部、肩部、胯部和踝部保持在同一平面,腹肌收紧,盆底肌收紧,脊椎延长,眼睛看向地面,保持均匀呼吸。每次坚持30-60秒,每天可做3-4组。不同年龄人群坚持时间不同,年轻人可适当延长平板支撑的时间,老年人则根据自身情况缩短时间。性别方面,男性和女性在平板支撑时核心肌群的发力情况类似,但要注意保持身体的整体稳定。有腰肌劳损的人群在做平板支撑时,如果腰部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
三、柔韧性训练
1.腰部前屈后伸: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双手叉腰,然后缓慢向前屈体,尽量使手指触碰地面,再缓慢向后伸体,尽量后仰,重复进行。每次前屈后伸可做10-15次,每天2-3组。不同年龄人群的柔韧性不同,年轻人柔韧性相对较好,可以尽量达到更大的幅度,老年人则要缓慢进行,避免过度拉伸造成损伤。性别上,男性和女性在腰部前屈后伸时的动作范围可能因身体结构略有不同,但都要以自身舒适为度。对于腰肌劳损患者,在进行腰部前屈后伸训练时,要注意动作的缓慢和轻柔,避免快速用力导致腰部损伤加重。
2.腰部侧屈: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一只手叉腰,另一只手向上伸直,然后向同侧弯曲身体,使伸直的手尽量触摸同侧脚部,然后换另一侧进行。每次侧屈可做10次左右,每天2-3组。不同年龄人群在腰部侧屈时要根据自身柔韧性调整幅度,年龄较大者侧屈幅度不宜过大。性别方面,男性和女性在腰部侧屈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避免倾倒。有腰肌劳损的人群在进行腰部侧屈训练时,要密切关注腰部的感觉,如有疼痛等不适要停止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