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可通过运动康复、物理治疗、借助康复辅助工具及调整生活方式来康复。运动康复包括钟摆运动、爬墙运动、外旋锻炼;物理治疗有热敷、超短波治疗、红外线照射;康复辅助工具有肩外展枕、弹力带;生活方式调整需纠正姿势、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
一、运动康复
1.钟摆运动:患者弯腰垂臂,使患侧上肢像钟摆一样自然摆动,可前后左右摆动,也可画圈摆动,每次10-15分钟,每天3-4次。这种运动能缓解肩部肌肉紧张,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适用于各年龄段肩周炎患者,尤其是能帮助长期伏案工作导致肩部肌肉劳损进而引发肩周炎的人群。
2.爬墙运动:面对墙壁站立,患侧手指沿墙壁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后稍作停留,然后缓缓向下回到原处,反复进行。一般每天3-4组,每组10-15次。对于年轻且肩部活动受限不是很严重的肩周炎患者效果较好,而对于老年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动作幅度和频率,避免过度牵拉造成损伤。
3.外旋锻炼:患者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位,上臂贴身、屈肘,以肘为支点,使前臂向上外旋转,尽量接触墙壁。每次练习10-15次,每天3-4次。此运动有助于改善肩关节外旋功能,对不同年龄的肩周炎患者都有一定帮助,尤其是那些因肩关节外旋受限明显影响日常活动的患者。
二、物理治疗
1.热敷:可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进行局部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热敷能促进肩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对于因寒冷刺激或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肩周炎的人群效果较好,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
2.超短波治疗:利用超短波仪器对肩部进行照射,每次治疗15-20分钟,每周2-3次。超短波治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炎止痛,适用于各年龄段的肩周炎患者,尤其是急性发作期疼痛较明显的患者,但孕妇要避免使用超短波治疗。
3.红外线照射:通过红外线灯对肩部进行照射,距离保持在30-50厘米,每次照射20-30分钟,每天1-2次。红外线照射可深入组织内部,促进炎症吸收和组织修复,对慢性肩周炎患者有较好的康复作用,不同年龄患者均可使用,但皮肤有破损或感觉迟钝的患者要谨慎使用。
三、康复辅助工具
1.肩外展枕:在睡眠或休息时使用肩外展枕,可保持肩关节在适当的外展位置,防止肩关节内收、内旋,有助于维持肩关节的活动范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肩周炎患者,尤其是夜间疼痛明显影响睡眠的患者,使用时要根据自身肩部情况调整合适的外展角度。
2.弹力带:利用弹力带进行肩部的拉伸和力量训练,如用弹力带进行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等方向的牵拉。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3-4次。弹力带训练可增强肩部肌肉力量,改善肩关节功能,不同年龄患者可根据自身力量选择合适阻力的弹力带,老年人要循序渐进增加阻力。
四、生活方式调整
1.姿势纠正:无论是坐姿还是站姿,都要保持脊柱挺直,肩部放松,避免含胸驼背。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定时起身活动肩部;对于老年人,要注意日常行走、坐立的姿势,防止因姿势不良加重肩周炎症状。
2.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肩部过度劳累,如长时间提重物、长时间保持同一肩部姿势等。对于体力劳动者,要注意工作时的正确用力方式,避免肩部受伤引发肩周炎;对于经常进行肩部运动的人群,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肩部损伤。
3.保暖:注意肩部保暖,避免受凉。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或寒冷天气时,要及时添加衣物,给肩部做好保暖措施。对于患有肩周炎的人群,受凉可能会加重疼痛和肌肉紧张,所以保暖对于康复非常重要,不同年龄人群都要注意肩部的保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