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有局部和全身并发症,局部并发症包括胰腺假性囊肿(起病4周后出现,由胰液和坏死组织包裹形成,可压迫邻近组织,影像学可发现)和胰腺脓肿(胰腺和胰周组织坏死继发感染,有高热、腹痛加剧等表现,炎症指标升高,腹部CT可显示);全身并发症有器官功能衰竭(包括呼吸、肾、循环功能衰竭,与炎症介质等导致组织损伤、血流灌注不足等有关)、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大量炎症介质释放致全身炎症反应,可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糖尿病(部分患者出现,与胰腺组织受损影响胰岛素分泌调节有关)、营养不良(胰腺功能受损致消化吸收不良及进食减少,影响康复预后需营养支持),儿童并发症进展更快需更密切监测和精确营养支持,老年患者器官功能衰退,发生并发症风险高,处理需更谨慎并关注营养状况。
胰腺假性囊肿:多在急性胰腺炎起病4周后出现,由胰液和坏死组织在胰腺内或其周围包裹形成,囊肿可压迫邻近组织,如压迫胃可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压迫胆总管可导致黄疸等。其发生与胰腺局部炎症、胰液外渗等因素有关,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腹部CT)可发现。
胰腺脓肿:是由胰腺和胰周组织坏死继发感染引起,患者多有高热、腹痛加剧等表现,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显著升高,腹部CT可显示脓肿形成。
全身并发症
器官功能衰竭
呼吸功能衰竭:可表现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是急性胰腺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机制与炎症介质释放导致肺组织损伤、肺间质水肿等有关,严重时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例如,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可引起肺部炎症反应,影响气体交换。
肾功能衰竭:可出现少尿、无尿、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等表现。主要是由于休克、肾血管痉挛、炎症介质损伤等导致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及肾小管损伤。
循环功能衰竭:表现为低血压、休克等,与炎症导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心肌抑制等因素有关。炎症反应可使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同时心肌收缩力可能受到抑制,从而影响循环功能。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由于急性胰腺炎时大量炎症介质释放,引起全身炎症反应,表现为体温异常(过高或过低)、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白细胞计数异常等。SIRS可进一步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其发生与机体对炎症刺激的过度免疫反应有关,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烯等参与了这一过程。
糖尿病:部分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出现暂时性或永久性糖尿病。急性胰腺炎时,胰腺组织受损,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调节。暂时性糖尿病多在胰腺炎恢复后可逐渐缓解,而永久性糖尿病则是由于胰腺组织广泛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导致。
营养不良:急性胰腺炎患者由于胰腺功能受损,消化酶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同时疾病导致患者进食减少,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表现为体重下降、低蛋白血症等,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需要注意营养支持治疗,根据患者情况补充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对于儿童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由于儿童机体发育尚未成熟,并发症可能进展更快。例如儿童呼吸功能衰竭可能在短时间内加重,需要更密切监测呼吸、循环等指标;在营养支持方面,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精确计算营养需求,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同时要注意儿童用药的特殊禁忌,避免使用对儿童肝肾功能等有不良影响的药物来处理并发症相关问题。对于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其器官功能本身存在衰退,发生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在处理并发症时要更加谨慎评估,如肾功能衰竭时要避免使用加重肾脏负担的药物,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因为老年患者自身合成代谢能力下降,营养不良问题可能更为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