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症状包括腰部隐痛、胀痛或酸痛且时轻时重、反复发作,部位多在腰骶部且可牵涉臀部,还有腰部活动受限;治疗方法有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针灸、理疗仪器治疗,还有康复锻炼,如小燕飞、五点支撑法,不同人群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腰肌劳损的症状
1.腰部疼痛
疼痛性质:多为腰部隐痛、胀痛或酸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劳累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但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例如一些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久坐久站的人群,腰部疼痛症状较为常见。对于女性而言,在生理期或孕期由于身体的特殊变化,也可能更容易出现腰部疼痛的情况,这与身体的激素变化、姿势调整等因素有关;儿童若有不良的坐姿或过早进行过重的体力活动,也可能引发腰部肌肉的劳损,出现疼痛,但相对成人较少见。
疼痛部位:主要位于腰骶部,范围较广泛,有时可牵涉到臀部等部位。疼痛区域的肌肉可能有压痛,用手按压时能明确指出疼痛的具体位置。
2.腰部活动受限
腰部活动在向前弯曲、后伸、侧弯及旋转等方面均可受到一定限制,尤其是前屈活动受限较为明显。比如在拾取地面物品时,难以像正常时那样轻松弯腰拾取;在进行一些需要腰部大幅度扭转的动作时,会感觉困难,这是因为腰部劳损的肌肉力量减弱,关节活动受到影响。对于老年人,由于本身身体机能下降,腰部肌肉劳损后活动受限可能会更加明显,而儿童若出现腰部劳损,活动受限可能表现为玩耍时的动作受限,如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灵活地奔跑、跳跃等。
二、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法
1.物理治疗
热敷:通过热传递可以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常用的方法有热水袋热敷、热毛巾热敷等,一般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老年人,由于皮肤感觉相对不敏感,热敷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儿童则不建议使用过热的热敷方式,可选择温度适中的热敷。
按摩:专业的按摩可以放松腰部紧张的肌肉,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由专业的按摩师进行腰部的揉、捏、按等手法操作,每次按摩时间约20-30分钟,每周可进行2-3次。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对于老年人和儿童,要根据其身体耐受程度调整力度,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针灸:通过刺激腰部的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达到治疗腰肌劳损的目的。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的医生操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穴位,一般每次针灸留针20分钟左右,每周进行2-3次。老年人和儿童在针灸时要尽量保持放松,配合医生的操作。
理疗仪器治疗:如红外线照射、中频电疗等,这些仪器可以通过不同的物理原理改善腰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肌肉紧张。红外线照射一般每次10-15分钟,中频电疗每次治疗时间根据仪器设置而定,通常也在15-20分钟左右,每周可进行数次。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和儿童,要注意仪器的参数设置,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康复锻炼
小燕飞:患者俯卧在床上,双臂放在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部、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像小燕子飞行一样,每次保持3-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10-15次为一组,每天可进行3-4组。这种锻炼可以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对于腰肌劳损的恢复有很好的帮助。老年人在进行小燕飞锻炼时要注意动作的幅度和力度,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腰部损伤;儿童进行小燕飞锻炼时要在家长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确保动作正确。
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2-3秒,然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连续进行10-15次为一组,每天可做3-4组。该锻炼方法也有助于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改善腰部功能。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锻炼的强度和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