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有腰部疼痛(多为酸痛或胀痛,随劳累加重、休息缓解且反复发作,部位在腰骶部肌肉区域,一般不放射至下肢)、腰部活动受限(前屈等活动受不同程度限制,晨起明显、劳累加重)等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可见腰部肌肉压痛(特定压痛点,无下肢放射痛)、肌肉紧张度异常(肌肉紧张、弹性降低);影像学检查中X线可排除骨骼病变且部分患者有腰椎生理曲度变直,MRI能显示腰部肌肉有水肿等但无明显结构性病变,不同人群表现有一定差异。
一、症状表现
1.腰部疼痛
疼痛性质多为酸痛或胀痛,可随劳累程度加重。一般来说,患者在久坐、久站或弯腰劳作后疼痛会明显加剧,休息后可有所缓解,但容易反复发作。例如,一些长期从事伏案工作且腰部姿势不良的人群,容易出现这种腰部反复酸痛的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年轻人可能在剧烈运动后诱发腰肌劳损出现疼痛,而老年人可能因长期慢性劳损,疼痛相对更为持续。
疼痛部位主要在腰部两侧的肌肉区域,也就是腰骶部附近,范围相对较广,但一般不会放射到下肢(这是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重要鉴别点之一)。
2.腰部活动受限
患者腰部的前屈、后伸、侧弯等活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比如在弯腰拾物时,可能会感觉腰部僵硬,难以顺利完成动作;在转身时也会感到腰部不灵活。这种活动受限在早晨起床时可能更为明显,经过短时间活动后会有所改善,但劳累后又会加重。不同性别之间可能差异不大,但在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群中表现不同,像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腰部活动受限可能会更严重,因为他们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劳累状态。
二、体格检查
1.腰部肌肉压痛
医生用手指按压腰部两侧的肌肉时,可发现有特定的压痛点。这些压痛点通常位于骶棘肌处、腰椎横突处等部位。压痛点的位置相对固定,按压时患者会有明显的疼痛反应,但一般没有下肢的放射痛。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压痛点的位置可能相似,但疼痛的敏感程度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例如,女性在孕期或产后,由于身体的特殊变化,腰部肌肉承受的压力不同,可能会影响压痛点的敏感程度。
2.肌肉紧张度检查
医生会触摸患者腰部肌肉,判断肌肉是否有紧张、痉挛的情况。腰肌劳损患者的腰部肌肉往往处于紧张状态,用手触摸时可感觉到肌肉较硬,弹性降低。这种肌肉紧张度的改变是由于肌肉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为了维持腰部的姿势而持续收缩导致的。在儿童中,一般较少出现腰肌劳损,但如果有长期不良姿势等情况也可能出现肌肉紧张,而老年人由于肌肉本身的退变,肌肉紧张度的改变可能与年轻人有所不同,老年人肌肉紧张可能更易伴随肌肉力量下降。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X线主要用于排除其他骨骼病变。腰肌劳损患者的X线检查通常没有明显的骨骼病变表现,如腰椎骨质增生、腰椎滑脱等情况一般不存在。但可以观察腰椎的生理曲度,部分腰肌劳损患者可能会出现腰椎生理曲度变直的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腰椎生理曲度的正常范围可能略有差异,年轻人的腰椎生理曲度相对更符合正常的前凸形态,而老年人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生理曲度改变,但这并不一定直接等同于腰肌劳损,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2.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MRI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腰部肌肉、椎间盘等组织的情况。在腰肌劳损患者中,MRI可能会发现腰部肌肉有水肿、纤维组织变性等表现,但一般不会有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明显的结构性病变。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由于MRI检查相对安全(在必要时),可以通过MRI来排除其他腰部疾病导致的类似症状。而儿童一般较少进行MRI检查,除非有特殊的临床需要,且要考虑到检查的辐射等相关影响(虽然MRI无辐射,但检查时间较长等因素需要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