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刷牙牙龈出血有局部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包括牙菌斑牙结石堆积致牙龈炎症、牙龈炎、牙周炎、不良刷牙习惯;全身因素有血液系统疾病影响凝血、内分泌紊乱(妊娠期及糖尿病)、其他全身疾病(肝硬化、艾滋病等)。
一、局部因素导致每天刷牙牙龈出血
1.牙菌斑、牙结石堆积
相关原理:牙菌斑是一种不断在牙齿表面形成的细菌性生物膜,如果未能及时清除,会逐渐矿化形成牙结石。牙菌斑和牙结石会持续刺激牙龈组织,导致牙龈炎症,使得牙龈变得脆弱易出血。例如,长期不认真刷牙的人群,牙菌斑和牙结石堆积的概率较高,在刷牙时就容易出现牙龈出血情况。
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儿童若口腔卫生习惯不佳,也可能出现牙菌斑、牙结石堆积;成年人中,长期吸烟、饮酒、爱吃甜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速牙菌斑和牙结石的形成,增加牙龈出血风险。
2.牙龈炎
相关原理:牙龈炎主要是由牙菌斑引起的牙龈组织炎症。炎症会使牙龈组织充血、水肿,质地变得松软脆弱,刷牙时受到机械刺激就会出血。比如,一些青少年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更容易患上青春期牙龈炎,刷牙时易出血。
年龄与性别因素:青春期少年激素水平波动大,牙龈炎发生率相对较高;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变化也可能加重牙龈炎症导致出血。
3.牙周炎
相关原理:牙周炎是牙龈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除了牙龈炎症外,还会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等)的破坏。牙周炎患者的牙龈也会出现红肿、易出血的情况,而且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出现牙齿松动等问题。
年龄与病史影响:中老年人是牙周炎的高发人群,长期有牙龈炎病史且未得到有效治疗的人群,发展为牙周炎的风险更高,刷牙时牙龈出血情况可能更严重。
4.不良刷牙习惯
相关原理:刷牙时用力过猛、使用硬毛牙刷等不良刷牙习惯会直接损伤牙龈组织,导致牙龈出血。例如,有些人刷牙时像拉锯一样用力,这样很容易造成牙龈的机械性损伤而出血。
生活方式与年龄影响:年轻人如果没有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老年人若牙齿本身有一些磨损等问题,若刷牙方式不当也易加重牙龈出血。
二、全身因素导致每天刷牙牙龈出血
1.血液系统疾病
相关原理:某些血液系统疾病会影响凝血功能,从而导致牙龈出血。例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下降,刷牙时就容易出现牙龈出血,而且可能还会伴有皮肤瘀斑等其他出血表现;再如白血病,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影响正常造血功能,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或功能异常,也会引起牙龈出血。
年龄与病史影响: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血液系统疾病,有血液系统疾病家族史或既往有血液系统疾病相关症状的人群,更需警惕。儿童患白血病相对少见,但也有病例报道;成年人中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率相对高一些。
2.内分泌紊乱
相关原理:如妊娠期女性,在妊娠期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会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牙龈炎症和出血。另外,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口腔内细菌容易滋生,也会导致牙龈炎症加重,出现刷牙牙龈出血情况。
年龄与性别因素:妊娠期女性是特殊群体,处于妊娠期时易出现这种情况;糖尿病患者中各年龄段都有,且男性和女性发病率无明显性别差异,但血糖控制情况与牙龈出血严重程度相关。
3.其他全身疾病
相关原理:像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受损,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出现牙龈出血;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口腔内容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包括牙龈的感染,也会出现牙龈出血症状。
年龄与病史影响:肝硬化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有肝脏疾病病史的人群易出现;艾滋病患者各年龄段都可能感染,有高危性行为等病史的人群需关注口腔健康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