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严重可能由牙周炎、血液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等引起,需及时就医检查,口腔科检查初步判断局部因素,血液系统检查排查全身性因素,针对性采取牙周局部治疗(洗牙、龈下刮治等)、全身性疾病治疗(血液疾病治疗、控制全身性疾病),日常要强化口腔护理,正确刷牙、使用牙线、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
一、明确牙龈出血严重的可能原因
牙龈出血严重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有牙周炎,这是因为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长期存在,导致牙龈发炎、红肿、易出血,在刷牙、咬硬物时出血明显;血液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牙龈出血严重,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这类疾病会影响人体的凝血功能,从而引起牙龈等部位的出血;另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时也可能增加牙龈出血的风险。
二、及时就医检查
1.口腔科检查:首先应前往口腔科就诊,医生会进行口腔局部检查,查看牙龈的具体状况,是否有明显的牙结石、牙菌斑堆积,牙龈的颜色、形态等,通过口腔检查初步判断是否是牙周局部因素导致的牙龈出血严重。
2.血液系统检查:如果口腔科检查后怀疑有血液系统疾病等全身性因素,会建议进行血液系统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等,以明确是否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或血液系统的病变。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儿童的血液系统疾病表现可能不典型,更需要仔细进行相关检查排查;对于女性患者,要考虑是否在特殊生理期等因素对血液检查结果的影响,同时要结合其生活方式,如是否有挑食导致营养缺乏等情况影响血液指标。
三、针对性处理措施
1.牙周局部治疗
洗牙:如果是牙周炎等局部因素引起的牙龈出血严重,首先会进行洗牙,通过超声波洗牙等方法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牙菌斑等局部刺激因素,从而减轻牙龈的炎症,缓解牙龈出血症状。对于儿童患者,洗牙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考虑儿童的配合度和口腔承受能力;对于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洗牙前要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牙龈炎症的恢复,洗牙后要注意口腔卫生的维护。
牙周治疗:如果牙龈炎症比较严重,可能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牙周治疗,如龈下刮治等,彻底清除牙龈下方的牙结石和菌斑,促进牙龈炎症的消退。
2.全身性疾病治疗
血液系统疾病治疗:如果是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牙龈出血严重,需要针对具体的血液疾病进行治疗,如白血病患者需要进行化疗等抗肿瘤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提升血小板的药物等。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牙龈出血的情况是否有所改善。对于儿童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要特别注意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药物治疗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等;对于老年患者,要考虑其身体的耐受性等因素。
全身性疾病控制:如果是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牙龈出血严重,关键是要控制好血糖水平,通过饮食控制、运动以及药物治疗等方法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改善牙龈出血的状况。同时,糖尿病患者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维护。
四、日常口腔护理强化
1.正确刷牙:无论什么人群,都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帮助其养成正确刷牙的习惯,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对于老年患者,要考虑其手部的灵活性等因素,可能需要使用辅助工具帮助刷牙。
2.使用牙线:每天使用牙线清洁牙齿缝隙,清除牙齿缝隙中的食物残渣和菌斑,减少牙龈炎症的发生风险。对于有牙齿排列不整齐等情况的患者,使用牙线可能会有一定难度,需要耐心指导使用方法。
3.保持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更换牙刷,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这些不良的饮食和口腔卫生习惯可能会加重牙龈出血的情况。同时,要戒烟限酒,因为吸烟和过量饮酒也会对牙龈健康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