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者牙龈出血有其特点,频率与程度因血小板情况而异,牙龈局部有肿胀、颜色改变等表现,还伴随发热、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等全身表现,需与普通牙龈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普通牙龈炎有局部刺激因素无全身表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无白血病细胞浸润表现可通过骨髓穿刺鉴别。
一、出血频率与程度
白血病患者牙龈出血相对较频繁,程度可轻可重,轻者可能仅表现为刷牙时少量出血,重者可能自发性出血且不易止住。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抑制了正常造血功能,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血小板是参与止血的重要成分,数量不足或功能异常会使凝血机制出现障碍,从而容易引发牙龈出血,不同病情阶段的患者,血小板减少程度不同,出血频率和程度也会有所差异,比如病情较重、血小板极低的患者,牙龈出血可能更频繁且出血量较大。
二、牙龈局部表现
1.牙龈肿胀:白血病患者牙龈常出现肿胀现象,这是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牙龈组织所致。肿胀可使牙龈外形改变,质地可能较软,与普通牙龈炎单纯的红肿有所不同,普通牙龈炎主要是炎症导致的红肿,而白血病牙龈肿胀伴有白血病细胞的浸润,肿胀范围可能较广,累及多个牙龈部位。
2.牙龈颜色改变:牙龈颜色可能呈暗红或苍白等异常颜色。暗红可能与局部血管通透性改变及炎症等因素有关,苍白则可能与贫血相关,因为白血病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贫血会使牙龈组织供血供氧相对不足,导致颜色改变,不同性别、年龄的患者,贫血程度不同,牙龈颜色改变的表现也会有差异,一般来说,儿童患者可能因为身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贫血时牙龈颜色改变可能更明显。
三、伴随全身表现
1.发热:白血病患者常伴有发热症状,与牙龈出血同时存在时,可能是因为白血病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合并感染,感染可引起发热,而牙龈出血部位容易成为细菌等病原体侵入的门户,进一步加重感染和发热,不同年龄的患者,发热特点可能不同,儿童患者发热可能更急骤,体温升高幅度可能较大。
2.贫血表现:除了牙龈颜色苍白可能提示贫血外,还可能有面色苍白、乏力等表现,这是因为白血病影响了正常红细胞的生成,导致贫血,贫血会使全身各组织器官供氧不足,从而出现一系列相关症状,性别对贫血表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不同年龄的患者,贫血导致的乏力等表现程度有所不同,老年患者可能乏力症状相对更明显,活动耐力下降更显著。
3.肝脾淋巴结肿大:部分白血病患者会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这也与白血病细胞的浸润有关,同时可能影响牙龈出血的情况,因为全身的病变状态会相互影响,肿大的淋巴结等可能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等作用,进而与牙龈出血等局部表现相关联,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肝脾淋巴结肿大的表现有所差异,例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可能更易出现明显的淋巴结肿大。
四、与其他牙龈出血疾病的鉴别
1.普通牙龈炎:普通牙龈炎主要是局部牙菌斑、牙结石等刺激引起,牙龈出血一般在刷牙或咬硬物时发生,出血程度相对较轻,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后出血可明显改善,牙龈肿胀一般不如白血病患者明显,且没有白血病相关的全身表现,如发热、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等,通过口腔检查发现局部牙菌斑、牙结石等刺激因素可鉴别,不同人群患普通牙龈炎的风险不同,例如口腔卫生习惯较差的人群更容易患普通牙龈炎。
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会出现皮肤黏膜出血,包括牙龈出血,但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是单纯的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一般没有白血病细胞浸润相关的牙龈肿胀等表现,可通过骨髓穿刺等检查来鉴别,骨髓穿刺检查可发现白血病患者有白血病细胞的异常增殖,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骨髓象主要是巨核细胞的异常等,不同年龄的患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和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对多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