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糠疹与银屑病在病因、临床表现、病程、组织病理学及特殊人群表现上有不同。玫瑰糠疹与病毒感染等有关,有自限性,临床表现有前驱斑等;银屑病是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受环境因素影响,病程长易复发,组织病理有特点,特殊人群中儿童、孕妇、老年人各有不同表现。
一、病因方面
玫瑰糠疹:目前认为与病毒感染(如人类疱疹病毒6型、7型等)关系密切,有研究发现部分玫瑰糠疹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提示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发因素,且该病有一定季节性,春秋季相对多见。
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同时受环境因素影响。环境因素包括感染(如链球菌感染)、精神紧张、外伤、手术、妊娠、分娩及哺乳等。例如,链球菌性扁桃体炎可诱发点滴状银屑病,这在儿童和青少年银屑病患者中较为常见。
二、临床表现方面
玫瑰糠疹:
好发人群:多见于青少年及成年人。
皮损特点:典型皮损为覆有糠状鳞屑的玫瑰色斑疹、斑丘疹,皮疹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初起为前驱斑,即母斑,多为直径2-5cm的圆形或椭圆形淡红色斑疹,1-2周后全身出现泛发的继发疹,继发疹较小,直径0.2-1cm。
自觉症状: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瘙痒,部分患者瘙痒较轻。
银屑病:
好发人群: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有遗传背景者发病年龄可能较早。
皮损特点:皮疹可表现为红斑、斑块,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薄膜现象(刮除银白色鳞屑后,可见一层淡红色发亮的半透明薄膜),再刮除薄膜可见点状出血现象(Auspitz征)。皮损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以头皮、四肢伸侧(如elbows和knees)最为常见,可呈点滴状、斑块状、钱币状等多种形态。
自觉症状:不同类型银屑病瘙痒程度不同,寻常型银屑病多数有不同程度瘙痒,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瘙痒明显。
三、病程方面
玫瑰糠疹:有自限性,病程一般为6-8周,但也有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的情况,不过总体预后较好,多数患者可自行消退,消退后一般不留瘢痕。
银屑病:病程较长,易复发。有的患者病情相对较轻,呈慢性反复发作过程;有的患者病情较重,可发展为红皮病型、脓疱型或关节病型银屑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例如,关节病型银屑病可导致关节破坏、畸形,影响关节功能。
四、组织病理学方面
玫瑰糠疹:表皮可见角化不全,棘层轻度肥厚,细胞内和细胞间水肿,可见海绵形成,真皮乳头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周围有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
银屑病: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角质层内有Munro微脓肿(Munromicroabscess),颗粒层变薄或消失,棘层增厚,表皮突延长,真皮乳头上方棘层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周围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浸润。
特殊人群方面:
儿童:玫瑰糠疹在儿童中也可发病,临床表现与成人相似,但儿童患者瘙痒程度可能相对较轻,由于儿童皮肤薄嫩,在治疗时应选择温和的外用药物。银屑病在儿童中可表现为点滴状银屑病,与链球菌感染关系密切,儿童银屑病患者应注意观察是否有扁桃体炎等感染情况,若有感染应积极治疗,同时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时要考虑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尽量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小的治疗方法。
孕妇:玫瑰糠疹对孕妇和胎儿一般影响不大,因其有自限性,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缓解瘙痒等症状。银屑病孕妇患者在治疗时需谨慎,因为一些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案,密切监测胎儿情况。
老年人:玫瑰糠疹在老年人中相对少见,治疗原则与其他人群相似,但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较差,外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刺激。银屑病在老年人中发病可能与免疫功能下降、既往有感染史等因素有关,老年人银屑病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基础疾病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