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延长是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骨延长是通过外科手术延长短缩骨骼的治疗技术,适用于先天发育异常、外伤、肿瘤切除等情况,基于骨再生修复机制,操作步骤包括术前评估、手术截骨、术后牵张、骨愈合与康复,存在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需严格把握适应证、术后密切监测、贯穿康复训练。

适用情况

先天发育异常:部分儿童可能存在先天性下肢不等长等情况,通过骨延长技术可改善双下肢长度差异,使身体外观及功能更接近正常。对于成年患者,若因先天因素导致骨骼短缩影响生活质量,也可考虑骨延长。

外伤:严重的骨折可能导致骨骼短缩,如下肢骨折后复位不良等情况,骨延长可用于恢复骨骼的连续性和长度。

肿瘤切除:某些骨肿瘤患者在切除肿瘤后可能造成骨骼缺损,骨延长技术可用于修复缺损,重建骨骼的长度。

骨延长的原理

骨延长主要是基于骨的再生和修复机制。人体骨骼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通过外科手术截断骨骼后,在特定的牵张设备作用下,骨骼断端会刺激骨细胞活化,启动骨再生过程。一般来说,每天缓慢地给予一定程度的牵张,使骨骼断端逐渐分离,同时周围的软组织、血管、神经等也会相应地延长,从而实现骨骼的延长。

骨延长的操作步骤

1.术前评估:医生会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来评估骨骼短缩的程度、局部软组织情况等,以制定个性化的骨延长方案。对于儿童患者,还需考虑其生长发育情况对骨延长的影响及后续的生长潜力。

2.手术截骨:在合适的部位进行骨骼截断手术,截断后安装骨延长装置,该装置能够提供精确的牵张力量。

3.术后牵张:术后按照预先设定的牵张程序进行牵张,一般每天进行多次小幅度的牵张,例如下肢骨延长可能每天牵张几次,每次牵张一定的毫米数,让骨骼有时间适应延长过程。在牵张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疼痛、肢体血运、神经功能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生长活跃,牵张速度可能相对较快,但也需要严格遵循医疗规范,避免过度牵张导致并发症。

4.骨愈合与康复:随着骨骼的逐渐延长,断端会逐渐形成新的骨组织,最终实现骨愈合。在骨延长过程中和骨愈合后都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肢体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等功能。对于儿童患者,康复训练需要根据其年龄和骨骼恢复情况进行个性化制定,确保在促进功能恢复的同时不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

骨延长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并发症

感染:手术部位有发生感染的风险,若发生感染可能导致骨延长过程受阻,甚至需要中断骨延长治疗。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免疫力相对较低,更需要严格无菌操作以降低感染风险。

神经血管损伤:在截骨及牵张过程中,可能会损伤周围的神经和血管,导致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或肢体血运异常。儿童患者的神经血管相对较细,手术操作时需更加精细。

骨不连或延迟愈合: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骨不连或延迟愈合的情况,即骨骼断端不能正常愈合。这可能与牵张速度不当、局部血液供应不良等因素有关。对于儿童患者,其骨愈合能力相对较强,但也不能忽视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密切观察骨骼愈合情况。

关节僵硬:在骨延长过程中,由于肢体活动减少等原因,可能导致关节僵硬,影响肢体功能恢复。儿童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尽早进行适当的关节活动训练以预防关节僵硬。

注意事项

严格把握适应证:医生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骨骼短缩程度等,严格把握骨延长的适应证,避免不适当的手术。对于儿童患者,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的可持续性以及骨延长对未来生长的影响。

术后密切监测:术后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手术部位情况、肢体血运和神经功能等。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关注其疼痛情况和肢体的生长发育变化。

康复训练贯穿始终: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患者,康复训练都是骨延长治疗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科学、规范地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骨延长
骨延长一般是指将骨质切开,保留软组织和血管,使用牵引装置将骨段牵拉,刺激骨组织,促使骨再生的一种操作方法。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改正O型腿的方法
曲弋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改正O型腿的方法一般包括积极运动、使用矫正鞋垫、进行手术等。 1.积极运动 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矫正运动,如内收膝运动、深蹲、前交叉腿伸展等,可以较好的改善O型腿。 2.使用矫正鞋垫 患者平时也可以使用矫正鞋垫或者定制的矫形鞋垫,为足部及腿部提供额外的支撑和平衡,有助于改善步态和脚部的错位情况。 3.
髋关节置换后骨盆倾斜可以矫正吗
曲弋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髋关节置换后骨盆倾斜通常可以矫正。 如果患者术后骨盆倾斜程度较轻,此时可以通过使用拐杖或助行器等支撑物,帮助机体分担重量,减轻髋部负担,改善骨盆倾斜状态。但如果患者的倾斜程度比较严重,可以通过骨盆成形术、髂骨截骨延长术等手术进行矫正,能够促进骨盆倾斜的恢复,改善病情。 患者在平时需维持健康体重,避免
骨延长的症状有哪些
汪洋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骨延长的症状有下肢不等长、跛行、皮肤红肿等。 1.下肢不等长 骨延长后,患者左腿和右腿的长度不一致时,可能会导致其出现下肢不等长的情况。 2.跛行 骨延长造成患者双下肢之间的差距超过2厘米时,可能会影响正常走路,导致其出现跛行的症状。 3.皮肤红肿 患者进行骨延长后,手术部位出现感染的情况时,炎症因
骨延长的就医指征是什么
汪洋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骨延长的就医指征是骨延长无效、双侧肢体不等长、继发感染等。 1.骨延长无效 患者结束骨延长治疗后,骨延长的部位无新的骨组织形成时,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明确原因。 2.双侧肢体不等长 骨延长导致患者双侧肢体不等长时,需要尽快到医院采取治疗措施,促使双侧肢体的长度恢复正常。 3.继发感染 骨延长部位出现
骨延长是什么
汪洋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骨延长一般是指将骨质切开,保留软组织和血管,使用牵引装置将骨段牵拉,刺激骨组织,促使骨再生的一种操作方法。 骨延长适用于4岁至成年的任何年龄段。骨延长主要应用于骨髓炎或骨肿瘤等疾病。患者进行骨延长操作时,可能存在先天性骨短缩、跛行、步态异常等异常表现,伴有感染的情况时,可引发疼痛、皮温升高等不适症状
骨延长日常应注意什么
汪洋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骨延长日常应注意减少负重、病情监测、加强个人卫生等。 1.减少负重 患者平时应该尽量减少负重,使用双拐或助行器行走,但是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负重过重,影响骨延长的效果。 2.病情监测 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医嘱定期复诊,进行CT检查、磁共振检查,了解骨组织的生长情况,及时处理异常。 3.加强个人卫生 患
骨延长该如何预防
汪洋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预防骨延长的措施有避免外伤、遵医嘱用药、科学搭配饮食等。 1.避免外伤 男性平常应该注意出行安全,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发生交通事故,防止骨组织出现损伤,预防骨延长。 2.遵医嘱用药 男性患病期间应当严格遵医嘱用药,切忌擅自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避免损伤骨组织,以防进行骨延长操作。 3.科学搭配饮
骨延长是怎么回事
汪洋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骨延长可能与外伤、感染、肿瘤等原因有关。 1.外伤 外伤造成患者的骨组织出现损伤,长骨无法维持正常的长度,造成骨组织结构异常时,需要进行骨延长,使得骨组织再生。 2.感染 患者发生骨组织感染的情况时,炎症因子可不断刺激骨组织,导致骨组织坏死,也会造成骨组织缩短,应该进行骨延长。 3.肿瘤 患者的骨骼
骨延长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汪洋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骨延长是疾病的治疗措施,无诊断方法,但是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检查可以判断需要进行骨延长的患者。 一、体格检查 医生测量患者的双下肢或双上肢,发现两侧肢体不等长时,可以进行骨延长,有助于改善跛行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可以根据血液中
尺骨骨折手术的全过程
曲弋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尺骨骨折手术一般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尺骨截骨术、尺骨延长术等,具体过程需要根据具体手术进行分析。 1.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一般在全麻下进行。医生将通过切开皮肤和软组织来暴露出尺骨骨折的部位,然后将断裂的尺骨复位到正确的位置。然后,医生会使用内固定器将骨折断端固定在一起,以促进骨折的愈
骨延长和增高手术的区别
杨华清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三级
骨延长手术是在合理的范围内,通过缓慢地对人体肢体进行牵拉,使人体变高,一般对人体损伤比较小,甚至是没有大的损伤。增高手术是在足底加一段骨头,或者在颅骨加一块骨头,从而使人体变高,从而使人体变高,但对身体损伤比较大,可能会破坏人体平衡。
什么是骨延长
杨华清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三级
骨延长是把骨头变得更长,分为两种方法,第一是一种一次性延长手术,即把骨头揭开,中间加一段骨头,把骨头变长。第二种骨延长是用特质的机器把骨头揭开,然后通过两边缓慢牵拉使骨头逐渐地变长,属于一种骨再生。骨延长治疗现在被广泛地应用于肢体不等长、下颌短小等疾病的治疗。
骨延长手术的适应症有哪些
杨华清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三级
骨延长手术主要是进行肢体的不等长或者肢体平衡的一种手术,常说的就是两小腿或者两个胳膊不一样长。骨延长是通过医学手段,变得慢慢的长起来,使两肢体达到一样长的目的,尤其适合于下肢不等长。下肢不等长造成人体的危害,一是造成关节的疾病、疼痛,还会造成身体的不平衡,容易摔倒、摔伤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