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筋膜炎有多种症状,疼痛为弥漫性酸痛等、部位集中且可放射;肌肉紧张僵硬致活动受限;有固定压痛点且有牵涉痛;部分患者有局部轻度肿胀、怕冷且受凉后症状加重。
疼痛性质:多为弥漫性的酸痛、胀痛或刺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在受凉、劳累后往往会加重,休息后有所缓解,但容易反复发作。例如一些长期从事伏案工作且肩部活动较多的人群,可能会经常出现肩部隐隐作痛的情况,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可能会变得更为明显,在天气变化时也可能会感觉疼痛加剧。
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肩部的肌肉、筋膜等组织所在区域,一般以肩胛内侧、肩前区等部位较为常见,有时疼痛还可能会向颈部、上臂等部位放射,不过放射痛的范围通常相对局限。比如疼痛可能从肩部内侧开始,逐渐向颈部蔓延,或者向上臂的某个区域放射。
肌肉紧张与僵硬
肌肉状态:患者肩部肌肉往往处于紧张状态,用手触摸可感觉到肌肉较硬,触摸时可能会有压痛感。这是因为筋膜炎会刺激肌肉组织,导致肌肉持续处于收缩状态来应对炎症刺激。例如患者自己能明显感觉到肩部肌肉发紧,活动肩部时会觉得不灵活,像梳头、穿衣等简单动作可能都会受到一定影响。
活动受限:由于肌肉紧张和疼痛,肩部的活动范围会受到限制,比如肩关节的外展、上举、旋转等动作可能无法像正常时那样自如进行。以肩关节外展为例,正常情况下可以外展到较大角度,但患有肩部筋膜炎时,外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因为疼痛和肌肉紧张而受限。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来说,年龄较小的患者可能因为活动相对较少,症状可能不太容易被察觉,但随着活动量增加会逐渐出现活动受限;而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本身关节活动度就有所下降,再加上筋膜炎的影响,活动受限会更为明显。对于女性患者,如果平时有较多的上肢活动需求,如做家务等,肩部筋膜炎导致的肌肉僵硬和活动受限会对其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男性患者如果从事体力劳动,肩部肌肉紧张和活动受限会严重影响工作的开展。长期伏案工作、肩部缺乏活动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肩部肌肉紧张与僵硬的情况,病史较长的患者由于病情反复,肌肉紧张和僵硬的程度往往会比病史短的患者更严重。
压痛点
压痛点特征:在肩部的筋膜、肌肉附着处等部位可找到固定的压痛点,这些压痛点通常比较局限,按压时患者会有明显的疼痛反应,但疼痛区域可能并不局限于压痛点局部,会有牵涉痛的感觉。比如在肩胛冈上缘、肩峰下等部位可能存在明显的压痛点,按压这些部位时,患者不仅会感觉该点疼痛,还可能会感觉到肩部其他区域也有不适。不同个体的压痛点位置可能会有所差异,但一般都集中在肩部筋膜炎病变相关的区域。对于儿童来说,由于肩部筋膜炎相对较少见,如果出现肩部不适,压痛点的表现可能不太典型,但如果有类似情况,也需要仔细排查相关区域;孕妇由于身体处于特殊时期,肩部的生理结构可能会发生一定变化,压痛点的位置和反应可能与非孕妇有所不同,需要特别注意;老年人由于肩部关节退变等因素,可能会影响压痛点的表现,在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
其他伴随症状
局部肿胀: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肩部局部的轻度肿胀,这是因为筋膜炎导致局部组织炎症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等原因引起的。肿胀一般不太明显,可能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例如在肩部皮肤下能感觉到稍微有些增厚、饱满的感觉,但不像急性外伤导致的肿胀那样明显。
怕冷:患者可能会感觉肩部怕冷,比正常肩部更易受到寒冷刺激的影响,在受凉后症状往往会加重。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导致肩部局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敏感性发生变化,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比如在天气转凉时,患者会明显感觉到肩部不适加剧,需要更多地注意肩部的保暖。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对怕冷这一症状的感受可能不同,长期在寒冷环境中工作或生活的人群,对肩部怕冷的感觉可能更为敏锐,病史较长的患者由于机体对炎症的适应等因素,怕冷的症状可能会相对稳定,但一旦受到寒冷刺激,仍会出现明显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