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传染性强,家人需采取防护措施,包括隔离患者、个人防护(戴口罩、接触后洗手)、环境消毒;要健康监测易感人群(观察是否出现症状)和自身;未接种疫苗家人接触后可考虑注射免疫球蛋白并监测,已接种疫苗家人接触后也需观察,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
一、家人的防护措施
1.隔离患者
一旦家中有人确诊水痘,应立即将患者隔离,最好单独居住在通风良好的房间,直到全部皮疹结痂干燥为止,一般不少于发病后2周。这样可以减少病毒传播给其他家人的机会。对于婴幼儿患者,更要注意隔离环境的安全和舒适,保证其有足够的休息空间。
2.个人防护
佩戴口罩:与患者接触时,家人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尤其是在近距离接触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共处一室)时。口罩可以有效阻挡通过飞沫传播的病毒,对于不同年龄的家人,要选择合适尺寸的口罩,儿童佩戴口罩时要确保口罩贴合面部,无漏气现象。
接触防护:家人接触患者后,要及时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教导正确的洗手步骤,确保手部彻底清洁,以防止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部再接触口鼻等部位而感染。
3.环境消毒
患者居住的房间要保持定期通风,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同时,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如玩具、餐具、衣物等要进行消毒。可采用阳光暴晒(对于能耐受阳光暴晒的物品)、煮沸消毒(如餐具等)或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等方式。例如,衣物可使用合适浓度的含氯消毒液浸泡后再清洗,玩具可以用稀释后的消毒液擦拭等。对于家庭环境的地面、家具表面等,也可以定期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二、家人的健康监测
1.易感人群的观察
家中未患过水痘且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家人属于易感人群,需要密切观察是否出现水痘相关症状。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10-21天,平均14天。在潜伏期内,易感家人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仍有感染风险。要观察是否出现发热、皮疹等表现。如果出现发热,体温可能会达到38℃左右甚至更高,同时皮肤会逐渐出现红色斑疹,之后变为丘疹、疱疹等典型皮疹。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要更细致地观察其精神状态、体温变化以及皮疹的发展情况。
对于婴幼儿,由于其表述能力有限,家长要留意其是否有烦躁不安、食欲减退等情况,同时仔细检查皮肤是否有异常皮疹出现。如果发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家庭中有水痘患者的情况,以便医生进行诊断和处理。
2.自身健康管理
家人自身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等,例如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瘦肉、牛奶等。保证充足的睡眠,成年人每天建议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和青少年睡眠时间会更长,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和免疫力的提升。适度进行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三、水痘疫苗的接种情况
1.未接种疫苗家人的应对
如果家人中有人未接种过水痘疫苗且属于易感人群(从未患过水痘),在接触水痘患者后,应尽快(最好在接触后72小时内)到医院就诊,咨询医生是否可以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预防。同时,要密切观察自身健康状况,按照前面提到的易感人群观察方法进行监测。对于儿童未接种疫苗接触水痘患者后,家长更要重视,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因为儿童感染水痘后可能症状相对更明显,并发症风险也可能相对较高。
2.已接种疫苗家人的情况
对于已经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家人,一般来说感染水痘的风险会降低,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如果接种过疫苗的家人接触水痘患者后出现了可疑症状,也要进行观察和必要的检查。因为个别接种疫苗的人可能存在免疫应答较弱等情况而感染水痘,只是症状可能相对较轻。如果出现症状,同样需要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说明接种疫苗的情况,以便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