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病毒学相关指标、炎症标志物检查。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淋巴细胞计数有不同意义;病毒学相关指标里血清学检查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及病毒核酸检测有各自诊断价值;炎症标志物中CRP、血沉在带状疱疹患者急性期可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等相关,不同人群检查有不同侧重点及意义。
一、血常规检查
1.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意义:带状疱疹患者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偏低,也可升高。若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常增高,提示可能合并有细菌感染等情况。例如,一些研究发现,约有部分带状疱疹患者在合并继发细菌感染时会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的现象。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需密切关注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变化,因为儿童在感染带状疱疹后,机体反应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白细胞及分类的异常变化能为病情判断提供更细致的线索。
2.淋巴细胞计数
意义: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计数可能会有变化。一般来说,急性期淋巴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轻度降低,这是因为病毒感染机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会调动其他免疫细胞参与,淋巴细胞的相对比例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在老年患者中,由于老年人免疫功能逐渐衰退,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可能更不典型,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病情,因为老年患者感染带状疱疹后,自身免疫调节能力下降,淋巴细胞计数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反映出机体对病毒感染的应对状态不佳等情况。
二、病毒学相关指标
1.血清学检查-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
意义: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如IgM抗体和IgG抗体。IgM抗体一般在感染早期出现,若患者急性期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IgG抗体则是既往感染或恢复期的指标,若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IgG抗体滴度有4倍及以上升高,也可辅助诊断带状疱疹。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尤为重要,因为孕妇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通过抗体检测可以及时了解孕妇的感染状态,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孕妇感染后,若发现IgM抗体阳性,需要进一步评估胎儿感染的风险,并制定合适的监测和处理方案。
2.病毒核酸检测
意义: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方法检测疱液或血液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核酸。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能早期诊断带状疱疹。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病毒核酸检测更有价值,因为这类患者感染带状疱疹后病情可能更严重,病毒核酸检测可以更早地明确病毒感染情况,从而及时采取抗病毒等治疗措施。在儿童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下,病毒核酸检测能够更精准地判断是否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三、炎症标志物检查
1.C反应蛋白(CRP)
意义: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带状疱疹患者在急性期CRP常升高,其升高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病情越重,CRP升高越明显。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基础健康状况相对复杂,CRP的升高更能反映机体的炎症反应程度,因为老年人对感染的反应可能不如年轻人典型,CRP的变化可以作为一个客观的指标来评估病情的活动情况。比如,老年带状疱疹患者CRP明显升高时,提示炎症反应较强烈,需要加强对病情的监测和相应的治疗干预。
2.血沉(ESR)
意义:血沉在带状疱疹患者中也可能会增快,同样与炎症反应相关。血沉增快程度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的活动情况。在儿童患者中,血沉的变化也需要关注,因为儿童的血沉本身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生长发育等,但在感染带状疱疹时,血沉增快仍能提示存在炎症反应,有助于判断病情的发展态势。例如,儿童带状疱疹患者血沉增快,可能意味着机体对病毒感染的炎症反应较为明显,需要综合其他指标来全面评估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