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患者需采取一般护理措施,包括隔离休息至皮疹结痂不少于2周、做好皮肤护理防继发感染;发热时可通过适宜环境、冷敷、退热贴物理降温并观察病情;饮食要给易消化营养食物、多饮水;婴儿和免疫力低下人群有特殊注意事项,婴儿要密切关注多方面情况,免疫力低下者病情重易并发症需更密切观察及尽早就医防护。
一、一般护理措施
1.隔离休息:水痘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患者需要隔离至全部皮疹结痂为止,一般不少于发病后2周。这是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隔离可以避免将病毒传播给他人,尤其是未患过水痘且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群。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做好家庭内的隔离防护,尽量让患儿单独居住一个房间,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过度密切接触。
2.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勤换内衣,剪短患儿指甲,避免搔抓皮疹,以防继发感染和留下瘢痕。如果皮疹瘙痒明显,可以用炉甘石洗剂外涂,起到收敛、止痒的作用。对于较大的儿童,可以告知其不要用手抓挠皮疹,对于婴幼儿要注意看护好,防止其无意识地搔抓。例如,当发现患儿因皮疹瘙痒而哭闹时,首先要检查皮肤情况,然后可以用炉甘石洗剂轻轻涂抹瘙痒部位。
二、发热的处理
1.物理降温
适宜环境: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在22-24℃左右,湿度在50%-60%为宜。这样的环境可以让患儿感觉舒适,有助于体温的散发。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要注意调节好室内的温湿度,避免过热或过冷对患儿造成不良影响。
冷敷:可以用温水擦拭患儿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的蒸发来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擦拭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刺激患儿皮肤。例如,用32-34℃的温水浸湿毛巾,轻轻擦拭患儿的额头,每次擦拭时间可以在5-10分钟左右。对于新生儿和小婴儿,不建议采用酒精擦浴的方法,因为婴儿皮肤薄嫩,酒精容易通过皮肤吸收,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使用退热贴:退热贴是一种物理降温的辅助用品,将退热贴贴在患儿的额头或太阳穴等部位,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退热贴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凝胶,通过凝胶中水分的蒸发来降低局部温度。
2.观察病情:密切监测患儿的体温变化,每4-6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同时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食欲、有无新的皮疹出现或原有皮疹有无异常变化等。如果患儿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精神萎靡、呕吐、头痛等其他异常症状,要及时就医。对于婴幼儿,由于其病情变化相对较快,家长更要加强观察。例如,当发现患儿体温超过38.5℃,且精神状态较前变差,如原本活泼好动的婴儿变得嗜睡、不爱玩耍,就需要引起重视,及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或带患儿到医院就诊。
三、饮食护理
给予患儿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面条、新鲜蔬菜水果等。鼓励患儿多饮水,一方面可以补充因发热丢失的水分,另一方面有助于毒素的排出。对于食欲不佳的患儿,要采取少量多餐的进食方式,保证营养的摄入。例如,患儿可能因为发热而食欲减退,这时候可以准备一些清淡、可口的食物,如水果泥、蔬菜汤等,分多次喂给患儿。避免给患儿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不利于患儿的康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婴儿起水痘发烧时,由于其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病情变化相对更难察觉。家长除了要严格按照上述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外,更要密切关注婴儿的呼吸、体温、精神反应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如呼吸急促、体温持续不退且精神极度萎靡等,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同时,在皮肤护理方面,要更加轻柔,避免损伤婴儿娇嫩的皮肤。
2.免疫力低下儿童或成人:免疫力低下的儿童或成人起水痘发烧时,病情可能会相对严重,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炎、脑炎等。这类人群需要更加密切地观察病情,除了按照一般护理措施护理外,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给予更积极的治疗,如使用抗病毒药物等。并且要注意自身的防护,避免将水痘传染给其他免疫力低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