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导致牙龈出血可通过局部压迫止血、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水含漱、调整刷牙方式处理,若出血不止或频繁则需就医,儿童和老年人牙龈出血有不同特殊情况,需分别关注并对应处理。
一、局部压迫止血
1.正确按压方法:当刷牙出现牙龈出血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直接按压在出血的牙龈部位。一般来说,按压时间需要持续3-5分钟。对于儿童,由于其配合度可能较差,家长要轻柔且稳定地帮助按压,确保能够有效压迫止血。按压时要注意让孩子头部稍微前倾,避免血液流入气道引起呛咳。
2.原理:通过压迫出血的牙龈组织,使局部血管受压,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原等凝血物质在局部发挥作用,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这是一种简单直接的物理止血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因刷牙创伤引起的牙龈少量出血情况。
二、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水含漱
1.生理盐水含漱:可以使用0.9%的生理盐水进行含漱。将生理盐水含在口中,鼓动腮部使生理盐水在口腔内充分接触牙龈出血部位,每次含漱1-2分钟,然后吐出。生理盐水具有清洁口腔、维持口腔内环境稳定以及一定的抑菌作用,有助于保持牙龈局部的清洁,促进止血。对于儿童,要选择合适的含漱方式,避免误咽,可以在家长指导下少量含漱。
2.漱口水选择:如果使用市售的漱口水,要选择成分温和、不含刺激性成分的。一些含有氯己定等成分的漱口水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但对于儿童,要谨慎选择,最好在医生建议下使用。漱口水含漱的原理是通过其成分清洁口腔,减少口腔内的细菌等有害物质,有利于牙龈出血部位的恢复和止血。
三、调整刷牙方式
1.选择合适牙刷:应使用软毛牙刷,因为硬毛牙刷容易损伤牙龈组织,导致牙龈出血。对于儿童,要选择儿童专用的软毛牙刷,其刷毛更细、更柔软,能减少对牙龈的刺激。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口腔大小选择合适尺寸的牙刷。
2.正确刷牙方法:采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mm,每次只刷2-3颗牙齿,然后移动牙刷,重复以上动作。这样的刷牙方式可以有效清洁牙齿和牙龈,减少因刷牙不当引起的牙龈出血。对于儿童,家长可以帮助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逐渐引导孩子掌握。
四、就医检查与处理
1.及时就医情况:如果通过上述局部压迫、含漱、调整刷牙方式等方法后,牙龈出血仍不能停止,或者牙龈出血频繁发生,就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可能会检查牙龈的状况、牙齿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全身性疾病等。例如,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也可能导致牙龈出血,医生会通过血常规等检查来排除这些全身性疾病。
2.医生的处理措施: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果是局部牙龈有炎症,可能会进行局部的洁治,去除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如果是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牙龈出血,会转介到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儿童,医生在检查和处理时会更加注重孩子的配合和舒适度,采用更温和的检查手段和治疗方法。
五、关注特殊人群情况
1.儿童:儿童牙龈出血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可能与乳牙替换等生理过程有关。在乳牙替换时期,牙龈可能会相对脆弱,容易出血。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口腔卫生,按照正确方法帮助孩子刷牙,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产品。同时,要关注孩子的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尤其是维生素C等的摄入,维生素C缺乏也可能导致牙龈出血等问题。
2.老年人:老年人牙龈出血可能与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等情况有关。随着年龄增长,牙龈萎缩使牙根暴露,牙齿松动度增加,刷牙时更容易损伤牙龈。老年人还可能同时患有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口腔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出现牙龈炎症和出血。所以老年人牙龈出血时,除了口腔局部处理外,还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