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早期会有多方面表现,包括尿蛋白排泄量变化、水肿、血压升高、肾功能指标异常、夜尿增多、疲劳乏力、贫血、尿液性状改变、肾小球滤过膜电荷和结构屏障改变等,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均可出现,糖尿病病史及高糖、高盐等生活方式是相关表现的影响因素,需关注这些早期表现及相关因素。
一、尿蛋白排泄量变化
1.早期表现:糖尿病肾病早期可能出现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改变,正常情况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30mg/24h,而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在30-300mg/24h之间,这是糖尿病肾病早期比较敏感的指标之一,反映了肾脏滤过功能开始出现异常,与高血糖导致肾小球滤过膜损伤等因素相关,不同性别、年龄人群都可能出现,生活方式中高糖饮食等会加重此情况,有糖尿病病史人群需定期监测。
二、水肿
1.早期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眼睑、下肢等部位的轻度水肿,尤其在早晨起床后眼睑水肿较为明显,下午活动后下肢水肿可能加重。这是因为肾脏对水钠的排泄和重吸收功能紊乱,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女性可能因激素等因素在某些阶段更易察觉,年龄较大人群肾脏功能本身有一定退化,更易出现水肿情况,有糖尿病病史者需关注自身水肿情况变化。
三、血压升高
1.早期表现: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可能出现血压轻度升高,这与肾脏功能受损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因素有关。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各年龄段糖尿病患者都可能出现血压升高,生活方式中高盐饮食会加重血压升高情况,有糖尿病病史且血压偏高的人群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四、肾功能指标异常
1.早期表现:肾小球滤过率(GFR)可能出现轻度下降,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GFR可能在正常范围稍低,但尚未明显低于正常。血肌酐在早期可能正常或轻度升高,血肌酐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不同年龄人群基础肌酐水平不同,一般来说,年龄较大者基础肌酐可能稍高,糖尿病患者需关注自身肾功能指标变化,生活方式中过度劳累等可能影响肾功能指标变化。
五、夜尿增多
1.早期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夜尿增多的情况,即夜间排尿次数较以往增加,这是因为肾脏的浓缩功能开始出现障碍,导致夜间尿液生成增多,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出现,年龄较大人群肾脏浓缩功能本身有一定减退,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夜尿增多,有糖尿病病史者要留意自身夜间排尿情况。
六、疲劳乏力
1.早期表现:患者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感,这与肾脏功能受损后机体代谢废物排泄障碍、营养物质代谢异常等有关,不同性别、年龄人群都可能出现,生活方式中缺乏运动等可能加重疲劳感,有糖尿病病史人群若出现持续疲劳乏力需警惕糖尿病肾病早期可能。
七、贫血
1.早期表现:部分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可能出现轻度贫血,这是因为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影响红细胞的生成。男性和女性均可出现,年龄较大人群本身可能有一定贫血倾向,糖尿病患者出现贫血需考虑糖尿病肾病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的可能,要关注自身是否有面色苍白等贫血相关表现。
八、尿液性状改变
1.早期表现:尿液可能出现泡沫增多且不易消散的情况,这是因为尿中出现了蛋白质,导致尿液表面张力改变。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尿液出现泡沫增多时都要引起重视,生活方式中高蛋白饮食等可能影响尿液性状,有糖尿病病史者发现尿液泡沫增多需进一步检查。
九、肾小球滤过膜电荷屏障改变
1.早期表现:由于高血糖损伤肾小球滤过膜的电荷屏障,使得原本不能通过滤过膜的蛋白质等物质有一定程度的漏出,这也是导致尿蛋白等变化的重要机制之一,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就开始出现,不同人群都可能发生,糖尿病病史是主要危险因素。
十、肾小球滤过膜结构屏障改变
1.早期表现:肾小球滤过膜的机械屏障也逐渐受到影响,基底膜等结构发生改变,使得大分子物质更易通过滤过膜,进而引起尿蛋白等异常,这一过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逐步发展,各年龄段、性别糖尿病患者都可能出现相关变化,高血糖持续存在是推动该结构屏障改变的关键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