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呕吐的常见原因有感染因素(病毒如轮状、诺如病毒,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菌感染)和非感染因素(饮食不当、腹部着凉等),不同人群(婴幼儿、儿童、成人)有不同特点及应对方式,出现频繁呕吐腹泻、高热、大便带脓血、症状持续不缓解或特殊人群出现该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一、常见原因
(一)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呕吐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多见于秋冬季节,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患儿感染轮状病毒后,病毒在肠道内大量复制,导致肠道黏膜受损,影响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从而出现拉肚子、呕吐症状,常伴有发热、腹痛等表现。
诺如病毒也是常见的引起急性胃肠炎的病毒,可在学校、幼儿园、医院等集体场所暴发流行。感染诺如病毒后,一般在1-2天内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2.细菌感染:
大肠杆菌感染较为常见,尤其是产毒性大肠杆菌。食用被大肠杆菌污染的食物或水后,细菌在肠道内繁殖,产生毒素,刺激肠道黏膜,引起肠道炎症,导致拉肚子、呕吐,可能还会伴有发热、腹痛等症状。
沙门菌感染,如鼠伤寒沙门菌,可通过污染的食物(如肉类、蛋类等)传播。患儿感染后会出现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腹泻次数较多,大便多为黏液便或脓血便。
(二)非感染因素
1.饮食因素
喂养不当: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如果喂养过多、过快,或突然改变饮食种类,如从母乳转为配方奶不适应等,都可能引起消化不良,出现拉肚子、呕吐症状。例如,一次性给婴幼儿喂食大量不易消化的食物,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食物过敏:部分儿童对某些食物过敏,如牛奶、鸡蛋、海鲜等。进食过敏食物后,免疫系统被激活,引起胃肠道过敏反应,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还可能伴有皮疹、瘙痒等其他过敏表现。
2.腹部着凉:婴幼儿腹部保暖不当,腹部着凉后会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功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拉肚子、呕吐症状,尤其在夜间或气温较低时更容易发生。
3.其他因素:
气候变化,如突然变冷,可能影响儿童的胃肠功能,导致拉肚子、呕吐。
某些全身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在患病过程中可能出现胃肠道症状,表现为拉肚子、呕吐,这是因为感染引起的毒素释放或发热等因素影响了胃肠道的功能。
二、不同人群特点及应对
(一)婴幼儿
1.特点:婴幼儿的消化系统非常娇嫩,肠道屏障功能较弱,对感染和外界因素的耐受性差。所以更容易因感染或喂养不当等出现拉肚子、呕吐。例如,轮状病毒感染在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且病情可能发展较快,容易出现脱水等严重情况。
2.应对:如果婴幼儿出现拉肚子、呕吐,首先要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尿量等情况。如果呕吐、腹泻不严重,可适当减少喂养量,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等。同时注意腹部保暖。如果症状严重,出现频繁呕吐、大量腹泻、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应及时就医,可能需要进行补液等治疗。
(二)儿童及成人
1.儿童:较大儿童的胃肠道功能相对婴幼儿有所完善,但也可能因上述各种原因出现拉肚子、呕吐。在处理上,如果是饮食因素引起的,可先调整饮食,让胃肠道休息一段时间。如果是感染因素,如细菌感染引起的,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但要严格遵循医嘱。
2.成人:成人相对来说胃肠道适应能力较强,但也可能因不洁饮食等出现拉肚子、呕吐。如果症状较轻,可通过休息、调整饮食来观察。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也应及时就诊,排查病因进行相应治疗。
三、就医建议
如果出现拉肚子、呕吐症状,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1.拉肚子、呕吐频繁,无法进食进水,出现脱水表现,如皮肤干燥、眼眶凹陷、尿量明显减少、精神差等。
2.伴有高热,体温超过38.5℃且持续不退。
3.大便中有脓血。
4.症状持续超过2-3天仍无缓解。
5.对于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出现拉肚子、呕吐症状,也应及时就医,因为这些人群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