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怎么治疗

来源:民福康

小儿肠套叠病因与肠道功能未成熟、肠蠕动节律紊乱等相关,诊断以典型临床表现和超声“同心圆”或“靶环征”为标准;非手术治疗有空气灌肠复位和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后需密切观察;手术适用于病程长、中毒症状明显等情况,方式有单纯肠套叠复位术和肠切除吻合术,术后需禁食、抗感染等;药物治疗包括解痉止痛、抗感染治疗和补液支持;特殊人群如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过敏体质患儿需特殊管理;预防与长期管理要做好饮食调整、日常观察和定期随访。

一、小儿肠套叠的病因与诊断依据

1.1病因机制

小儿肠套叠多见于4~10个月婴儿,与肠道功能未成熟、肠蠕动节律紊乱相关,部分患儿存在肠道解剖异常(如梅克尔憩室)或病毒感染(如腺病毒)诱发因素,母乳喂养不足、过早添加辅食等饮食结构改变可能增加风险。

1.2诊断标准

临床以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血便及腹部包块为典型表现,超声检查显示“同心圆”或“靶环征”是确诊金标准,CT三维重建可辅助评估套叠部位及是否合并肠坏死,血常规可能提示白细胞轻度升高。

二、非手术治疗方案

2.1空气灌肠复位

适用于病程<48小时、全身状况良好且无腹膜刺激征的患儿,通过肛门注入压力可控的空气(初始压力8~10kPa,逐步增至12~13.3kPa),利用空气压力使套叠肠管复位,成功率约85%~90%,复位后需观察6~8小时,确认无复发征象。

2.2水压灌肠复位

采用37℃生理盐水经肛管注入,压力控制在100~120mmHg,适用于基层医院无空气灌肠设备时,但需严格监测压力,避免肠管穿孔,复位后需禁食4~6小时,逐步恢复流质饮食。

2.3复位后监测

非手术治疗成功后需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排便情况,若出现持续哭闹、腹胀加重或血便复发,需立即行超声复查,警惕复位失败或肠坏死可能。

三、手术治疗指征与方式

3.1手术适应证

包括病程>48小时、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超声提示肠壁血运障碍、非手术治疗失败或复发>2次者,需紧急剖腹探查。

3.2手术方式选择

单纯肠套叠复位术适用于肠管无坏死者,通过手法复位并检查肠管活力;若发现肠管坏死或穿孔,需行肠切除吻合术,切除范围应包括坏死段及两侧各2~3cm正常肠管,确保吻合口血运良好。

3.3术后管理

术后需禁食至肠蠕动恢复(通常24~48小时),逐步过渡至低脂流质饮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控制感染,密切观察吻合口愈合情况,定期复查腹部超声或CT。

四、药物治疗辅助方案

4.1解痉止痛

非手术治疗期间可短期使用间苯三酚缓解肠痉挛,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掩盖病情。

4.2抗感染治疗

合并白细胞升高或感染征象时,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控制感染,疗程3~5天,需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4.3补液支持

呕吐频繁或禁食期间需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液量按体重计算(如100ml/kg/d),注意监测血钠、血钾水平。

五、特殊人群管理要点

5.1早产儿及低体重儿

因肠道发育不成熟,肠套叠风险增加,非手术治疗时需降低灌肠压力(空气灌肠初始压力≤8kPa),术后营养支持需采用早产儿专用配方奶,逐步增加喂养量。

5.2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手术耐受性差,需心内科会诊评估风险,术中监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术后延长呼吸机支持时间,避免快速补液导致心衰。

5.3过敏体质患儿

灌肠液需使用生理盐水而非含碘造影剂,抗生素选择需避开过敏药物,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备好肾上腺素及抗组胺药。

六、预防与长期管理

6.1饮食调整

母乳喂养至6个月,添加辅食需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原则,避免突然改变饮食结构,1岁内不添加蜂蜜、坚果等高风险食物。

6.2日常观察

家长需掌握肠套叠典型症状(如阵发性哭闹、血便),出现可疑表现立即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或镇痛药掩盖病情。

6.3定期随访

术后患儿需每3~6个月复查腹部超声,监测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合并先天性畸形者需转诊小儿外科长期随访。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小儿肠套叠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临床上常见的是急性肠套叠,慢性肠套叠一般为继发性。急性肠套叠最多见于婴儿期,以4~10个月婴儿多见,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男女之比为2~3:1。肠套叠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末夏初发病率最高,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及病毒感染有关。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占婴儿肠梗阻的首位。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肠套叠的三大典型症状?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肠套叠的三个典型症状是腹痛、腹部肿块和便血。它经常发生在婴幼儿身上。因为患者不能抱怨疾病,腹痛正常表现为哭泣。孩子们经常不停地哭。在腹部,肠套叠可以感觉到香肠状的肿块,大多位于右下腹部。同时会表现出血便,正常是果酱样的血便。如果表现出上述症状,应预防肠套叠,需要及时就医。
肠套叠一般住院要住几天?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可能需要住院5天到7天左右,正常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所以住院时间长短也是不同的。肠套叠多发生在两岁以下的儿童,正常会造成阵发性腹痛症状,有些人还会伴随腹部有包块或者是便血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可能会造成高热,甚至还会表现出肠坏死,必要时需要经过手术治疗。日常要多给宝宝吃一些流质的食物。
肠套叠如何护理?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患儿发生肠套叠后家长一定要加强其饮食调理,应该注意合理喂养,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让患儿过饥过饱或者随意更换各种食品。还要注意患儿的保暖,根据天气增添衣物,避免孩子腹部受凉而再次诱发症状。同时注意家长不能给宝宝乱用药,以免掩盖症状而导致疾病的误诊。患病期间要患儿多休息,避免做剧烈运动,晚上也不能熬夜,还
老年人肠套叠是怎么引起的呢?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肠套叠后再次发生于婴幼儿儿童和老年病人。是临床诊断上致使老年性肠梗阻多见的原因之一,肠套叠的败血病原因非常复杂,主要抱括以下几个方面:肠套叠的再次发生和肠管的尸体解剖特点,如盲肠运动渡过大;病理因素,如肠息肉;以及肠功能内分泌失调、扭动异常等关于。肠套叠的救治主要是积极手术救治。特别声明饮食方面要注
肠套叠是怎么引起的?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出现肠套叠的情况考虑是由于肠道梗阻引起的症状。如果胃肠道出现炎症或者病毒感染,导致肠蠕动增快增强,也会引起肠套叠的情况发生。此外肠息肉、肠道肿瘤,也会导致肠道里的症状。如果患有肠道囊性纤维化的症状会导致便秘的产生,从而引起肠套叠的症状。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通过气钡灌肠进行复位,如果经常发生肠套叠的症
宝宝大便黑色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宝宝大便黑色可能和饮食因素、药物因素、上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等相关。 1.饮食因素 宝宝食用了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血制品、深色蔬菜等,可能导致大便变黑。 2.药物因素 宝宝服用补铁药物后,可能会出现大便变黑的现象。 3.上消化道出血 如胃溃疡、胃炎、食管炎等,可能导致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
小孩子大便有血是什么原因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小孩子大便有血的原因包括便秘问题、胃肠道疾病、肠套叠等。 1.便秘问题 当小孩子大便干燥时可能引发痔疮或肛裂,而痔疮或肛裂通常表现为大便有血。 2.胃肠道疾病 如急性胃肠炎、肠道感染、细菌性痢疾等。这通常是由于饮食不洁或饮食过于杂乱、过饱导致的。小孩子会出现发热、呕吐、大便带脓血等症状。 3.肠套叠
灌肠能治疗输卵管堵塞吗
沈浣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灌肠一般不能治疗输卵管堵塞。 灌肠是一种通过肛门向肠道内注入药液或清水等物质的治疗方式,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肠道内残渣和气体的排出,同时也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肠道黏膜,增强药物吸收效果。该方法可以辅助诊断或治疗肠套叠、先天性巨结肠、肠道肿瘤、肠梗阻等消化系统疾病。而输卵管堵塞是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灌
大便两种颜色是什么原因
李保双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大便两种颜色可能是由饮食因素、消化道出血、肠道疾病等多种原因导致的。 1.饮食因素 如果近期吃了不同颜色且不易消化的食物,可能会使大便呈现两种颜色。比如同时吃了较多绿色蔬菜和红色火龙果等,可能就会出现大便部分绿色、部分红色的情况。 2.消化道出血 当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出血时,血液在肠道内经过不同时间的
成人大便异常有哪些形态
李保双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成人大便的异常形态主要涉及大便形状和颜色的变化。 1.大便形状异常 稀汁便可能包含脓样、膜状物、洗肉水样、红豆汤样或稀水样。米泔样便呈现为白色淘米水样,通常伴有黏液片块。 2.大便颜色异常 正常成人大便的颜色通常为黄色。也有白陶土色便,可能与大量脂肪摄入或胆汁淤积性黄疸有关。还可能是果酱色便,可能
小儿肠套叠如何治疗
程艳波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肠套叠是儿科常见急腹症,需要及时进行处理,肠套叠原因包括饮食不洁、动力因素导致肠蠕动增快,肠一端套入另一端,长时间易形成血管压迫、肠坏死。早期肠套叠时间较短,如果孩子出现呕吐、腹胀,腹部可以摸到包块;也可以通过超声检查,超声显示典型同心圆征,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因为套叠时间较短,尽量选择空气灌肠,空气灌肠相对比较简单,从肛门插进肛管,注气给
什么是小儿肠套叠
吴强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小儿肠套叠是婴幼儿最多见的一种急腹症,一般是一岁以内多见,多见于季节交替之后。主要就是有一段肠管套入到另外一段肠管之间,引起肠梗阻、呕吐,时间长了以后引起套入肠管的血运出现问题,甚至出现坏死,这种情况都是需要紧急处理的。小儿肠套叠最初的表现还是以哭闹为主,往往容易被忽略,所以家长在一岁以内小孩不明原因哭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种情况,尤其要
小儿肠套叠如何治疗
吴强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小儿肠套叠如果及时发现,医院确诊后最常用的办法是空气灌肠、B超下水压灌肠整复,整复成功率可以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基本经过观察后小孩子休息一段时间即可恢复正常。如果套叠时间比较久或者套叠比较紧,空气复位不成功需要手术治疗,需要做好术前准备,术中进行探查,然后手法复位。如果有肠子坏死,必要时需要做坏死肠的切除吻合,总体来讲,多数情况下早期治疗
怎样判断宝宝是肠套叠
童鹏 副主任医师
鄂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婴儿如果患有肠套叠,属于急性的外科疾病。偶尔发作时会表现为阵发性的哭闹,这种哭闹与肠蠕动是一致的。因为肠套叠是由于肠蠕动将套入肠断向前推移,所以导致肠系膜被牵拉。另外,儿童还会伴有频繁呕吐,呕吐物为奶渍或乳块。在体检时或在右上腹肝下触及腊肠样,并且有轻压痛的包块,并且宝宝的大便成为股溅的血便,通过肛门指检以及腹部的彩超可以诊断肠套叠,需要
老年人肠套叠是怎么引起的
古风 副主任医师
桂林市人民医院 三甲
老年人肠套叠发病原因在于肠道功能障碍,肠蠕动异常,常见病变包括息肉病变、肿瘤病变、炎性病变,从而导致肠管之间发生套叠,导致患者持续出现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早去普外科就诊,通过腹部B超、CT、核磁共振等检查,确诊病情积极进行治疗。
为什么肠套叠患儿治好后还会复发
王岩 主任医师
洛阳市中心医院 三甲
肠套叠的患儿治疗以后,仅有一少部分的孩子会出现复发的情况。这是由于婴幼儿时期他的回盲部的系膜发育不够完全,不能完全固定,所以相对的游离状态容易复发肠套叠。而且肠套叠都是采用一些空气灌肠和水灌肠进行复位的治疗,所以治疗以后有一部分患者还会复发。还有是因为孩子小的时候,消化道的功能容易出现紊乱的情况,出现腹泻也容易出现肠道叠加重的情况。所以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