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筋膜炎的症状包括腰部弥漫性慢性疼痛、特定触发点疼痛、肌肉紧张和活动受限;治疗方法有非药物治疗(休息与制动、物理治疗、康复锻炼)和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
一、腰痛筋膜炎的症状
1.疼痛表现
慢性疼痛:多数患者表现为腰部弥漫性的慢性疼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一般在长时间腰部活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但容易反复发作。例如一些长期伏案工作或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腰部会经常出现这种反复的隐痛或胀痛。对于儿童患者,若有长期不良姿势等情况,也可能出现腰部慢性疼痛,但相对成人症状可能不典型。女性患者在生理期或孕期由于身体激素变化等因素,可能会使疼痛有所变化。
特定触发点疼痛:在腰部可触及到固定的压痛点,这些压痛点常位于肌肉的起止点或肌腹等部位,按压时疼痛明显,有时可引起局部肌肉的紧张、痉挛,进而导致疼痛向周围放射。比如腰部竖脊肌等部位的触发点,按压时可能会引起臀部或下肢的牵涉痛,但一般疼痛范围相对局限。
2.伴随症状
肌肉紧张:腰部肌肉可出现紧张、僵硬感,患者自我感觉腰部发紧,活动时会受到一定限制,尤其是在晨起时,这种肌肉紧张感可能较为明显,活动后可有所缓解,但随着活动量增加又会加重。对于老年患者,本身肌肉功能有所减退,加上筋膜炎的影响,肌肉紧张可能会更严重,活动受限相对更明显。
活动受限:腰部的活动范围减小,患者难以完成弯腰、转身等正常动作。例如弯腰捡东西时会感觉困难,转身时腰部会有明显的牵扯痛。儿童患者若出现腰痛筋膜炎,活动受限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的跑跳等活动,但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可能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其行为表现来发现。
二、腰痛筋膜炎的治疗方法
1.非药物治疗
休息与制动:患者需要适当休息,避免腰部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减少腰部的负重。对于从事久坐工作的人群,要定时起身活动腰部;体力劳动者要注意避免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儿童患者则要避免长时间的不良姿势,如长时间弯腰玩耍等,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让腰部肌肉得到放松。
物理治疗
热敷:通过热敷可以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可以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进行腰部热敷,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老年患者,皮肤感觉相对迟钝,热敷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儿童患者热敷时家长要密切关注温度,防止低温烫伤。
按摩:专业的按摩可以放松腰部肌肉,但要注意按摩的力度和手法。按摩师可以通过揉、按、推等手法缓解腰部肌肉的紧张和痉挛。不过对于一些病情较重或有其他特殊情况的患者,如伴有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患者,按摩要谨慎,需在专业医生评估后进行。儿童患者进行按摩时要由专业的儿科康复治疗师操作,力度要轻柔。
理疗仪器治疗:如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红外线照射可以改善腰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超声波治疗可以起到松解粘连、缓解疼痛的作用。这些理疗方法都需要在正规的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操作。
康复锻炼
腰部伸展运动:患者可以进行简单的腰部伸展动作,如仰卧位屈膝抱腿,双手抱住一侧膝关节尽量拉向胸部,保持10-15秒,然后换另一侧,每天可进行3-4组,每组5-10次。通过伸展运动可以增强腰部肌肉的柔韧性和力量。儿童患者可以进行一些适合的简单腰部拉伸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达到锻炼目的,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核心肌群训练:包括仰卧起坐(适用于成年人,儿童不建议进行)、平板支撑等。核心肌群训练可以增强腰部的稳定性,减少腰部受伤的风险。对于成年人进行平板支撑时要注意正确的姿势,保持身体呈一条直线,每次坚持30-60秒,可逐渐增加时间;儿童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类似动作,如趴在床上做抬头挺胸的动作等,逐渐增强腰部核心力量。
2.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这类药物可以起到抗炎、止痛的作用,但对于儿童患者要谨慎使用,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使用不当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药物也需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因为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等影响胎儿发育或对孕妇自身产生其他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