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会引发少尿或无尿、多尿、水肿、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表现。少尿或无尿中成人与儿童判断标准不同;多尿在恢复期出现,儿童多尿易致电解质紊乱;水肿因水钠潴留引起,不同人群特点有别;电解质紊乱中高钾血症可致心律失常等,儿童和老年人影响不同,低钠血症表现及原因各异,新生儿和老年人情况特殊;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呼吸深快等,儿童和老年人受影响不同。
一、少尿或无尿
1.定义及表现:成人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称为少尿,少于100ml称为无尿。这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表现之一,主要是由于肾脏滤过功能急剧下降,导致尿液生成减少。例如,某些肾前性因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如血容量不足,会使肾脏灌注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从而出现少尿或无尿;肾性因素如急性肾小管坏死等也会直接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和滤过功能,导致尿量减少。
2.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少尿或无尿的判断标准与成人不同,婴儿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幼儿少于200ml即为少尿。新生儿尿量少于1.0ml/(kg·h)则考虑为少尿。这是因为儿童的肾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尿量的调节能力与成人有差异。
二、多尿
1.发生机制: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恢复期,可能会出现多尿的情况。这是因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开始修复,但是其重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正常,而肾小球滤过功能逐渐恢复,导致大量尿液排出。一般来说,每日尿量可超过2500ml。
2.特殊人群情况:对于儿童患者,多尿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需要密切监测电解质水平。因为儿童的体液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多尿容易引起钾、钠等电解质的丢失,从而出现低血钾、低血钠等情况,影响心脏和神经系统的功能。
三、水肿
1.表现及原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可能会出现水肿,主要是由于水钠潴留引起。肾脏排水排钠减少,导致体内水钠积聚,从而引起眼睑、下肢等部位的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例如,当肾脏滤过功能下降时,水钠不能正常排出体外,在体内积聚,使组织间隙液体增多,导致水肿。
2.不同人群特点:老年人患急性肾功能衰竭出现水肿时,由于其机体代谢缓慢,水肿消退可能相对较慢,而且老年人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水肿可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而儿童水肿时,由于皮肤较为娇嫩,水肿部位的皮肤容易出现破损等情况,需要加强皮肤护理,防止感染。
四、电解质紊乱
1.高钾血症
表现及危害: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脏排钾减少,容易出现高钾血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如心跳缓慢、心律不齐等,严重时可导致心脏骤停。实验室检查可见血钾浓度升高,一般大于5.5mmol/L。
年龄与特殊人群影响:儿童高钾血症时,神经肌肉兴奋性会受到影响,可能出现肌肉无力、腱反射减弱等症状,而且儿童对钾离子的耐受性较差,高钾血症对儿童心脏和神经系统的影响可能更为严重。老年人本身肾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减退,发生高钾血症时,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因为老年人的心脏储备功能相对较差。
2.低钠血症
表现及原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可能由于水潴留超过钠潴留,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等。实验室检查血钠浓度低于135mmol/L。
特殊人群情况:对于新生儿,低钠血症可能会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因为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对电解质的变化较为敏感。老年人低钠血症时,容易出现精神症状,如嗜睡、意识模糊等,而且老年人发生低钠血症时,纠正电解质紊乱的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以免引起脑细胞的脱髓鞘等严重并发症。
五、代谢性酸中毒
1.表现及机制: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脏排酸保碱功能障碍,导致体内酸性代谢产物积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表现为呼吸深快,这是机体的一种代偿机制,通过加快呼吸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来纠正酸中毒。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显示pH值降低,碳酸氢根离子浓度降低。
2.不同人群影响:儿童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酸性环境会影响细胞的代谢和功能。老年人代谢性酸中毒时,可能会加重其原有的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因为呼吸深快会增加呼吸肌的负担,而老年人的呼吸储备功能较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