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导致眼肿通常双侧对称、晨起明显,还伴随蛋白尿、水肿加重、高血压、肾功能异常相关表现,可与局部因素眼肿鉴别,通过尿常规、肾功能、肾脏超声等检查协助判断,发现符合特点应及时就医排查,儿童和老年患者表现可能有不同。
一、肾病导致眼肿的特点
(一)双侧性
肾病引起的眼肿通常是双侧对称的,即双眼同时出现肿胀情况,与一些局部因素导致的单侧眼肿不同。这是因为肾病导致的水钠潴留是全身性的,当液体在体内分布时,双眼部组织都受到影响,所以表现为双侧眼肿。
(二)晨起时明显
肾病患者往往在早晨起床后眼肿较为显著。这是由于经过一夜的休息,身体处于相对平卧的状态,水分更容易在眼睑等疏松组织部位积聚,经过一晚上的积聚后,晨起时眼肿就会比较明显。随着白天活动量增加,水分会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等逐渐代谢,眼肿可能会有所减轻,但一般不会完全消退。
(三)伴随其他表现
1.蛋白尿: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可表现为尿液中泡沫增多,而且这些泡沫比较细小,持续时间较长。这是因为肾病时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蛋白质从尿液中流失,导致尿液表面张力改变,从而出现泡沫尿。例如,大量蛋白尿的患者,其尿液中会有丰富的蛋白质,形成的泡沫就像啤酒泡沫一样。
2.水肿加重:除了眼肿,还会出现身体其他部位的水肿,比如下肢水肿,初期可能是在早晨起床时发现眼睑水肿,下午或傍晚时下肢水肿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包括阴囊、腹腔等部位水肿。腹腔积液时可能会有腹胀等表现,胸腔积液时可能会有胸闷、气短等症状。
3.高血压:部分肾病患者会出现高血压,这是因为肾脏疾病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水钠潴留等因素引起血压升高。高血压可表现为头痛、头晕等症状,长期高血压还会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
4.肾功能异常相关表现:如果肾病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出现肾功能减退相关表现,如乏力、食欲不振、贫血等。乏力是因为身体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毒素积聚影响了机体的正常功能;食欲不振是由于毒素刺激胃肠道等原因;贫血则是因为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等因素导致。
二、与其他原因导致眼肿的鉴别
(一)局部因素导致的眼肿
1.眼部感染:如麦粒肿、结膜炎等眼部感染性疾病,多为单侧眼肿,同时伴有眼部的红、肿、热、痛等表现,比如麦粒肿会表现为眼睑局部红肿、疼痛,可摸到硬结;结膜炎会有眼睛发红、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与肾病导致的双侧眼肿可鉴别。
2.眼外伤:有明确的眼部外伤史,如撞击、擦伤等,受伤侧眼睛会出现肿胀,同时可能伴有疼痛、淤血等表现,而另一侧眼睛正常,这与肾病双侧对称的眼肿不同。
3.过敏:接触过敏原后引起的眼肿,多为单侧或双侧,但有明显的过敏诱因,如接触花粉、化妆品等,常伴有瘙痒等过敏症状,脱离过敏原后症状可逐渐缓解,与肾病的眼肿表现不同。
三、相关检查协助判断
(一)尿常规检查
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检测尿液中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肾病患者尿常规中常出现蛋白尿(尿蛋白定性阳性或定量超过正常范围),还可能伴有血尿(尿中红细胞增多)等情况。例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是评估蛋白尿程度的重要指标,如果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150mg,则为蛋白尿,而肾病患者往往会明显高于这个数值。
(二)肾功能检查
肾功能检查中的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可以反映肾脏的滤过功能。当肾病导致肾功能受损时,血肌酐、尿素氮会升高。血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生的一种物质,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当肾脏功能下降时,血肌酐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导致血肌酐水平升高;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的产物,同样主要由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时尿素氮也会升高。
(三)肾脏超声检查
肾脏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等。肾病患者的肾脏可能会出现大小改变,如慢性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肾脏体积缩小;还可以发现肾脏结构是否有异常,如多囊肾患者肾脏内可见多个囊肿等情况,有助于辅助诊断肾病。
如果发现眼肿符合上述肾病导致眼肿的特点,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为肾病引起的眼肿,并进一步明确肾病的类型等,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儿童的肾脏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肾病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同样需要关注眼肿等相关表现,及时进行检查诊断;对于老年患者,本身肾脏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减退,发生肾病时眼肿等表现可能不典型,更需要仔细排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