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小关节紊乱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胸椎小关节紊乱定义为胸椎小关节位置改变致滑膜嵌顿、肌肉痉挛等,病因有外伤(急性外伤、慢性积累性损伤)、退行性改变;临床表现为胸背部疼痛、活动受限、局部压痛;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与康复包括非药物治疗(手法复位、理疗、康复锻炼),且儿童和老年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解剖基础

胸椎小关节由上位胸椎的下关节突与下位胸椎的上关节突构成,关节面呈冠状位,周围有关节囊、韧带等结构维持其稳定,胸椎小关节紊乱是指胸椎小关节的位置发生改变,导致关节滑膜嵌顿、关节周围肌肉痉挛等一系列病理改变。

二、常见病因

外伤因素:

急性外伤如背部受到撞击、突然的扭转动作等,可能直接导致胸椎小关节的错位或移位。例如,在剧烈运动中突然的扭转身体,或者意外摔倒时背部着地,都可能引发胸椎小关节紊乱。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可能因玩耍时不当的牵拉、扭转动作导致,而成年人则多因工作或运动中的意外损伤。

慢性积累性损伤:长期不良的姿势,如长时间伏案工作、弯腰驼背、久坐等,会使胸椎小关节长期处于非正常的应力状态,逐渐发生微小的移位,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紊乱。比如办公室职员长时间保持含胸驼背的坐姿,胸椎小关节承受异常应力,易出现紊乱。

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胸椎关节软骨会发生退变,关节间隙变窄,韧带弹性下降,稳定性降低,更容易发生小关节紊乱。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这种退行性改变更为明显,是老年人胸椎小关节紊乱的常见原因之一。

三、临床表现

疼痛症状:疼痛部位多在胸背部,可表现为刺痛、隐痛或放射性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疼痛可向肩背部或上肢放射,疼痛可因活动(如扭转、深呼吸等)而加重。例如,患者在深呼吸时可能会感觉到胸背部疼痛加剧,活动身体扭转时疼痛明显。

活动受限:患者胸椎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表现为转身、弯腰、抬头等动作不灵活。比如转身时感觉胸椎部位有明显的阻滞感,无法像正常一样灵活转动。

局部压痛:在胸椎小关节周围可找到明显的压痛点,按压时患者疼痛加剧。

四、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观察患者胸椎的活动情况,检查压痛点的位置等。例如,检查胸椎的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活动度,发现活动受限的方向和程度。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协助排除骨折、肿瘤等其他病变,但对于胸椎小关节紊乱本身的诊断价值有限,多数患者X线表现无明显异常。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胸椎小关节的结构,有助于发现小关节的微小移位等情况。磁共振成像(MRI)能更好地观察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情况,如是否存在滑膜嵌顿、肌肉水肿等,但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

五、治疗与康复

非药物治疗:

手法复位:专业的康复医师或骨科医生通过特定的手法对胸椎小关节进行复位,如胸椎斜扳法等。手法复位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精准操作,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患者适用的手法力度和方式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儿童患者,手法需更加轻柔,避免造成损伤;而对于身体较为强壮的成年人,手法力度可适当调整,但也需在安全范围内。

理疗:可采用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等理疗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热敷一般可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温度适中,避免烫伤,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超短波和红外线照射则需要在专业理疗设备操作下进行,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治疗参数。

康复锻炼: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胸椎康复锻炼,如胸椎的伸展、旋转等动作的缓慢练习,有助于增强胸椎周围肌肉力量,恢复关节稳定性。康复锻炼需要循序渐进,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逐渐增加锻炼的强度和难度。例如,开始时可以进行简单的胸椎前屈后伸动作,每次练习几组,每组重复若干次,随着身体适应逐渐增加动作的幅度和次数。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发生胸椎小关节紊乱时,由于其骨骼、肌肉等组织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治疗时手法操作需格外轻柔谨慎。家长应避免让儿童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或不当的牵拉动作,发现儿童有胸背部不适、活动受限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

老年患者:老年人多伴有退行性病变,在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其身体的耐受性。手法复位需更加精准,避免过度操作导致损伤。理疗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防止出现烫伤等情况。康复锻炼要缓慢进行,避免因锻炼过度加重关节负担。同时,老年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姿势,预防病情复发。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是一种肌肉自发的强直性收缩。发生在小腿和脚趾的肌肉痉挛最常见,发作时疼痛难忍,可持续几秒到数十秒钟之久。尤其是半夜抽筋时往往把人痛醒。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腰椎小关节紊乱有什么症状?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腰椎小关节紊乱的症状有疼痛,疼痛的严重程度不同,病情轻的可能腰肌酸痛,严重的疼痛剧烈。患者的腰部活动受限,前屈、旋转腰部疼痛加重,严重的无法动弹,患者往往屈身侧卧。腰椎小关节紊乱还可以引起反射性的痉挛,局部肌肉紧张,有明显的压痛。建议卧床休息,紧急制动,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减轻疼痛,如果没有其他腰椎疾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状?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胸椎小关节紊乱的症状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患者会有胸背部的疼痛,在疼痛的同时还会有僵硬、受压感,深呼吸或做上肢、躯干的大范围活动时,疼痛会明显的加剧;疼痛大多还会在特定的时间出现,经常在工作劳累后或睡觉前;二、患者会有明显乏力的感觉,在长时间的坐立或步行等活动后,后背会有明显的乏力、疲劳感,想要
腰椎小关节紊乱多久能好?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小关节紊乱就是会造成腰腿疼痛等问题,至于康复的治疗一般是需要半个月左右,如果伴有有椎管狭窄或者是骨质增生的问题的话,可能需要治疗的时间比较长,年龄大的病人治疗时间比较长。中青年的话,一般是因为长时间的伏案工作,喜欢坐沙发等原因造成关节紊乱,主要是做针灸按摩推拿治疗。
小关节紊乱症状?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小关节紊乱的患者一般会伴有突发的腰部剧烈疼痛、腰部活动受限的症状,并且无法明确腰疼的具体位置,也会出现颈部不适,往往表现为闷胀感;部分患者会伴有腰椎无法伸直的症状,由于个人体质存在差异,因此小关节紊乱的症状也有所不同。小关节紊乱的患者可以遵循医嘱使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进行治疗,比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状?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腰椎小关节紊乱的患者一般会出现腰部剧烈腰痛的症状,而且还会出现突然腰椎不能活动以及肌肉僵硬等症状,患者可能需要屈身侧卧才能改善不适症状。其次严重的患者腰也不能挺直,不敢用手触碰腰部。建议:患者可以去医院的骨科进行详细检查,如果确诊是腰椎小关节紊乱,可以进行手法治疗,例如对角反背,医生需要将患者背起。
腰椎小关节紊乱怎么复位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腰椎小关节紊乱复位的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应该尽量卧床休息,保持平卧位,有利于放松腰部肌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紊乱的腰椎关节复位,减轻病情。 2.药物治疗 腰椎小关节紊乱引发疼痛症状时,需要遵医嘱服用酮洛芬片、吲哚美辛片、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可以缓解疼痛的症状。
腰椎小关节紊乱的康复锻炼方法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腰椎小关节紊乱的康复锻炼方法有昂胸、五点支撑法、燕子飞等。 1、昂胸 患者采取俯卧位,用双手支撑身体,抬头向后仰的同时将两臂支撑伸直,能够锻炼腰背部肌肉,有利于促进腰椎小关节紊乱恢复。 2、五点支撑法 患者在床上选取仰卧位,头顶床、双手返撑床上、双足蹬床,之后用力将腰部和臀部抬高,也有利于锻炼腰背肌
腰椎小关节紊乱怎么治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腰椎小关节紊乱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1、物理治疗 针灸、按摩、高频电疗等物理治疗方式有利于缓解腰骶部的疼痛和局部炎症,恢复腰椎小关节的运动功能。 2、药物治疗 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局部炎症,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依托考昔片、布洛芬
腰椎小关节紊乱是怎么引起的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腰椎小关节紊乱可能是由于长时间久坐、慢性劳损、急性扭伤等原因引起的。 1、长时间久坐 长时间保持坐姿,缺乏运动,容易导致腰部肌肉劳损,关节稳定性下降,从而引发腰椎小关节紊乱。 2、慢性劳损 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或不良的姿势,容易导致腰部肌肉和关节的慢性损伤以及关节稳定性下降,引发腰椎小关节紊乱。 3
什么是腰椎小关节紊乱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腰椎小关节紊乱是指腰椎的小关节发生异常情况或者功能紊乱。 腰椎小关节紊乱的发生主要和长时间不良姿势、退行性改变、外伤等原因有关。患者会出现腰痛、肿胀、运动受限、下肢无力或麻木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腰部活动能力丧失。 如果患者怀疑自身患有腰椎小关节紊乱,可以去骨科进行触诊、X线检查、磁共振
胸椎小关节紊乱会导致什么症状
丁益群 主任医师
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 三乙
胸椎小关节紊乱又称胸椎后关节错缝。在人体正常的生理呼吸运动中,胸椎后关节的活动范围很小,但在受到挤压或用力不当时、扭挫伤,甚至咳嗽、打喷嚏时,也可能会引起关节错位。胸椎小关节错位后,会在错位节段局部出现明显的疼痛和不适,深吸气时疼痛更重。严重者可引起颈肩背疼痛,胁肋部不适,胸闷、胸部压迫堵塞感,还有可能出现头颈转动和俯仰不利,翻身困难。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状有哪些
陈晓钢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腰椎小关节紊乱主要表现为腰痛,尤其是腰椎两侧疼痛,还有一个重要特征是腰椎向侧方弯曲会引起明显疼痛,而且痛点比较固定。有时诊断腰椎小关节紊乱比较困难,患者需要做CT磁共振检查,需要做封闭性实验。对于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可口服解痉药物,也可进行针灸、拔罐治疗。
什么是脊柱小关节紊乱
袁一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市第六医院 二甲
脊柱小关节紊乱是常见的一种脊柱关节疾病,当患者在长期伏案工作或错误动作之后,会出现腰背部的剧烈疼痛。但是,疼痛不会向外周放散和向下肢放散,即为脊柱小关节的紊乱。因为脊柱分为椎间盘和两侧小关节柱关节共同组织,组成一是做脊柱的运动单元,出现小关节紊乱,就会造成关节炎延伸性的疼痛,实际上并不是关节的脱位。如果是关节脱位所造成的紊乱,可能需要手术
小关节紊乱怎么治疗
朱福良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小关节紊乱治疗需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决定。如果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可不采取治疗,但需注意保护病变部位,如腰部小关节紊乱患者,可选择佩戴腰围,固定腰部;同时,运动过程中注意保护腰部,尽量减轻症状发生。当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后,可卧床静养,同时服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物,从而缓解症状。
小关节紊乱怎么治疗
闫秀中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小关节紊乱一般指的是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在发生小关节紊乱以后,常伴有肢腰部的疼痛活动受限。临床治疗,一般是药物治疗,吃非甾体抗炎类药物,比如西乐葆,布洛芬等缓解腰部的疼痛。再者可以选择针灸,对腰部症状也会明显的改善。再者是用推拿,比如斜板腰椎推拿的方法来帮助病人恢复关节紊乱,缓解关节疼痛。
小关节紊乱能自愈吗
常克武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小关节紊乱能自愈。小关节紊乱常见于腰椎,当腰椎遭受急性的扭伤或者外力,可以导致小关节紊乱,导致腰部明显疼痛以及活动受限。如果不进行治疗,经过积极休息,避免腰部过度的劳累,也可以使小关节紊乱恢复,腰部的疼痛、活动受限症状消失。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