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牙龈出血可能由口腔局部因素(如牙龈炎、牙周炎、不良刷牙习惯、食物嵌塞)和全身因素(如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紊乱、其他全身性疾病)引起,应局部清洁止血并针对病因处理,不同人群如儿童、妊娠期女性、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各有注意事项。
一、可能的原因
1.口腔局部因素
牙龈炎: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物长期堆积在牙龈边缘,会引发牙龈炎症。炎症状态下的牙龈组织比较脆弱,晚上刷牙或咀嚼等轻微刺激就可能导致出血。比如青少年如果口腔卫生维护不佳,容易患青春期牙龈炎,就可能出现晚上牙龈出血情况;成年人长期不认真刷牙,也易患慢性牙龈炎而出现该症状。
牙周炎:牙周炎是比牙龈炎更严重的牙周组织疾病,除了有牙龈炎症外,还伴有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等。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晚上也可能出现牙龈出血,且往往出血情况相对较明显,同时可能伴有牙齿松动等症状。
不良刷牙习惯:如果晚上刷牙时用力过猛,或者使用的牙刷刷毛过硬,都会损伤牙龈组织,导致出血。例如一些人刷牙时像拉锯一样用力,就容易造成牙龈出血。
食物嵌塞:晚上进食后,如果食物残渣嵌塞在牙缝里,没有及时清理,会引起牙龈乳头的炎症,进而导致牙龈出血。比如吃了纤维性食物后,部分纤维残留在牙缝中未清理,就可能引发这种情况。
2.全身因素
血液系统疾病: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出现障碍,容易出现牙龈出血,而且可能是自发性出血,晚上也可能发生;再如白血病,白血病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异常,会影响血小板的生成等,导致凝血功能紊乱,从而出现牙龈出血症状,往往还会伴有面色苍白、发热等其他表现。
内分泌紊乱:女性在妊娠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会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牙龈炎症和出血,也就是妊娠期龈炎,在晚上可能出现牙龈出血情况;另外,更年期女性由于内分泌变化,也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现象。
其他全身性疾病:一些慢性肝病患者,由于肝功能受损,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出现牙龈出血;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身体抵抗力下降,口腔卫生状况容易变差,也容易引发牙龈炎症,导致晚上牙龈出血。
二、应对措施
1.局部处理
清洁口腔:首先要保持口腔清洁,尽快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等,减少对牙龈的刺激。如果有条件,最好能刷牙,选择软毛牙刷,轻柔地刷牙,去除牙菌斑等局部刺激物。
止血处理:可以用干净的棉球或纱布压迫出血部位,一般压迫几分钟就能起到止血作用。
2.针对病因处理
口腔局部疾病引起:如果是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局部疾病导致,需要去口腔科进行系统的治疗,比如洗牙清除牙结石、牙菌斑等局部刺激物,然后进行牙周治疗等。对于不良刷牙习惯导致的出血,要纠正刷牙方式,选择合适的软毛牙刷。
全身因素引起:如果是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紊乱等全身因素引起,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比如血液系统疾病要到血液科就诊,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治疗;内分泌紊乱相关的情况,妊娠期女性要注意口腔卫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局部牙龈处理,更年期女性如果出血情况严重,也需要就医排查是否有其他全身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三、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晚上牙龈出血首先要检查是否有口腔局部刺激因素,比如是否有龋齿、食物嵌塞等情况。儿童往往刷牙不认真,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监督儿童正确刷牙,使用儿童专用软毛牙刷。如果儿童牙龈出血频繁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发热、面色不佳等,要及时带儿童到口腔科和儿科就诊,排查全身因素。
2.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晚上牙龈出血要更加注意口腔卫生,除了认真刷牙外,可使用孕妇专用的口腔护理产品。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因为妊娠期龈炎在妊娠期容易加重。如果牙龈出血严重,要在医生评估后进行适当的局部牙龈治疗,但要避免随意使用药物,因为很多药物在妊娠期有禁忌。
3.老年人
老年人晚上牙龈出血要考虑是否有全身疾病,比如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压、血液系统疾病等。老年人往往口腔内有较多的牙结石等局部刺激物,要注意定期洗牙。同时,老年人用药较多,要排查是否有药物导致凝血功能异常的情况,如果正在服用可能影响凝血的药物,要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用药。
4.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晚上牙龈出血要高度重视口腔卫生和血糖控制。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会影响口腔组织的抵抗力。要积极治疗口腔局部的牙龈炎症等问题,在口腔治疗前后要注意血糖的监测,因为口腔操作可能会引起血糖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