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需从多方面进行饮食调控,包括控制脂肪摄入(每日宜40-50克以内,肥胖、老年患者限制更严)、合理摄入蛋白质(每日每千克体重1-1.2克,儿童、老年患者有差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25-30克左右,儿童、老年患者有差异)、规律饮食(定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儿童、老年患者有差异)、控制胆固醇摄入(每日低于300毫克,高胆固醇血症合并患者更严)。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需从多方面进行饮食调控,包括控制脂肪摄入(每日宜40-50克以内,肥胖、老年患者限制更严)、合理摄入蛋白质(每日每千克体重1-1.2克,儿童、老年患者有差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25-30克左右,儿童、老年患者有差异)、规律饮食(定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儿童、老年患者有差异)、控制胆固醇摄入(每日低于300毫克,高胆固醇血症合并患者更严)
一、控制脂肪摄入
1.具体要求: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严格限制脂肪的摄入,每日脂肪摄入量宜控制在40-50克以内。因为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刺激胆囊收缩素的分泌,引起胆囊收缩,导致胆绞痛发作。例如,要避免食用油炸食品,像炸鸡、炸薯条等,这类食物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也要减少动物内脏的摄取,动物内脏中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较高,会加重胆囊的负担。
2.不同人群差异:对于肥胖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更要严格控制脂肪摄入,因为肥胖本身就与胆囊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过多脂肪摄入会进一步影响病情。而老年患者由于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对脂肪的耐受能力更差,所以在饮食中对脂肪的限制要更加严格。
二、合理摄入蛋白质
1.具体要求: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可控制在每千克体重1-1.2克。可以选择瘦肉、鱼类、豆制品等作为蛋白质的来源。瘦肉如鸡胸肉,富含优质蛋白质,且脂肪含量相对较低;鱼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身体有益,同时也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像鲫鱼、鲈鱼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适合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食用。
2.不同人群差异:儿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的同时,要注意蛋白质的来源选择要更注重易于消化吸收,因为儿童的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存在肾功能方面的一些变化,在摄入蛋白质时需要根据肾功能情况适当调整,如果肾功能正常,可以按照上述常规量摄入,如果肾功能有异常,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蛋白质摄入量。
三、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1.具体要求: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从而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有利于预防胆囊结石的形成和复发。例如,蔬菜中的西兰花、菠菜等,水果中的苹果、香蕉等,都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天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建议在25-30克左右。
2.不同人群差异:儿童患者在摄入膳食纤维时,要注意食物的质地,避免过于粗糙的膳食纤维食物引起消化道不适,可选择将蔬菜打成泥、水果制成果泥等方式让儿童摄入。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存在肠道蠕动缓慢的情况,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但要注意逐渐增加摄入量,让肠道有一个适应过程,避免引起腹胀等不适。
四、规律饮食
1.具体要求: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定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因为不规律的饮食会打乱胆囊的收缩节律,导致胆汁排泄不畅,容易诱发胆囊炎发作。
2.不同人群差异:儿童患者由于生长发育的需要,更需要规律饮食来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同时要注意进餐时间的固定,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老年患者的胃肠功能相对较弱,规律饮食有助于维持胃肠的正常消化功能,避免因饮食不规律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进而影响胆囊的状态。
五、控制胆固醇摄入
1.具体要求:严格控制胆固醇的摄入,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低于300毫克。要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蟹黄、动物脑等。蛋黄中胆固醇含量较高,一个鸡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就可能接近300毫克,所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要尽量少吃蛋黄;蟹黄中的胆固醇含量也非常高,应避免食用。
2.不同人群差异:对于患有高胆固醇血症同时合并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无论是儿童、成人还是老年患者,都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胆固醇摄入,因为高胆固醇血症会进一步加重胆囊的负担,增加胆囊炎发作的风险。儿童患者如果有高胆固醇相关问题,在控制胆固醇摄入时要注意保证生长发育所需的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