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痛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肌肉骨骼系统问题(如颈椎病、肩周炎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外伤因素(急性外伤和慢性积累性外伤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其他系统疾病累及(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
一、肌肉骨骼系统问题
(一)颈椎病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间盘发生退变,髓核脱水、椎间盘变薄等,颈椎的稳定性下降,40岁以上人群颈椎病发生率明显增高。例如,一项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颈椎MRI研究显示,50岁左右人群中约70%存在不同程度的颈椎间盘退变及颈椎骨质增生等颈椎病相关表现。
2.生活方式:长期伏案工作、低头玩手机等不良姿势是重要诱因。长时间保持低头姿势时,颈椎处于前屈位,椎间盘受到的压力不均匀,容易导致椎间盘退变和颈椎小关节紊乱,进而引发颈肩痛。据统计,每天低头工作超过4小时的人群,颈肩痛发生率比正常人群高3-4倍。
3.病史:既往有颈部外伤史者,颈部的肌肉、韧带等组织可能存在慢性损伤,容易导致颈椎力学结构改变,增加颈肩痛发生风险。如颈部曾受车祸撞击伤的患者,后期出现颈肩痛的概率远高于无颈部外伤史者。
(二)肩周炎(冻结肩)
1.年龄因素: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50岁左右被称为“五十肩”。随着年龄增长,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发生退变,弹性和韧性下降,容易出现粘连等病变,从而引发颈肩痛。研究表明,50-60岁人群肩周炎发生率约为2%-5%,且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
2.生活方式:长期肩部活动过少或过度活动都可能引发。长期不活动会导致肩关节周围组织粘连,而过度使用肩关节进行重体力劳动或运动,如频繁打羽毛球、网球等,会使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反复损伤,增加肩周炎发生风险,进而引起颈肩痛。
3.病史:肩部曾有过轻微损伤未彻底恢复者,容易发展为肩周炎导致颈肩痛。例如肩部曾有过肌肉拉伤但未进行规范治疗和充分康复的患者,后期发生肩周炎并出现颈肩痛的可能性增大。
二、外伤因素
(一)急性外伤
1.年龄因素:青少年和年轻人因运动或意外事故等更易发生。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时,如篮球、足球等激烈运动中发生碰撞、摔倒等,容易导致颈部或肩部的肌肉、骨骼急性损伤,引起颈肩痛。例如在篮球比赛中,球员之间的身体碰撞可能导致肩部或颈部肌肉拉伤、韧带撕裂等,进而出现颈肩痛。
2.生活方式:从事高危职业或有高风险运动习惯的人群,急性外伤导致颈肩痛的风险高。如建筑工人在高空作业时不慎坠落,或极限运动爱好者进行高难度动作时失误,都可能造成颈部或肩部的急性外伤,引发颈肩痛。
3.病史:无特殊既往严重外伤病史,但在特定高风险活动中容易发生急性颈肩痛。
(二)慢性积累性外伤
1.年龄因素:长期从事重复性肩部或颈部动作的中老年人更易出现。如纺织工人长期重复性的颈部前屈操作,随着年龄增长,颈部肌肉、韧带等组织逐渐出现慢性劳损,引发颈肩痛。
2.生活方式:长期保持不良姿势进行重复性劳动,如电脑操作员长时间保持低头打字姿势,颈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慢性积累性损伤,进而引起颈肩痛。
3.病史:既往有轻微颈部或肩部损伤未完全恢复,又长期从事重复性不良动作的人群,更易出现慢性积累性外伤导致的颈肩痛。
三、其他系统疾病累及
(一)心血管疾病
1.年龄因素:中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导致颈肩痛的风险较高。随着年龄增长,心血管系统发生退变,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加,部分冠心病患者可表现为放射性颈肩痛。研究发现,6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中约15%-20%会出现放射性颈肩痛症状。
2.生活方式:有吸烟、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中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更高,进而更易出现心血管疾病累及导致的颈肩痛。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高脂饮食会导致血脂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增加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生概率,从而引发颈肩痛。
3.病史: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群,本身心血管疾病风险高,更容易出现心血管疾病累及颈肩导致疼痛的情况。
(二)肺部疾病
1.年龄因素:中老年肺部疾病患者相对更易出现颈肩痛。例如肺癌患者,随着病情进展,肿瘤可能侵犯胸膜或周围组织,可出现放射性颈肩痛,中老年人群肺癌发生率相对较高,所以该年龄段更易出现此类情况。
2.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的中老年人群,肺部疾病发生率高,包括肺癌等,进而更易出现肺部疾病累及颈肩导致疼痛。吸烟是肺癌等肺部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吸烟会损伤肺部组织,增加患病风险,从而引发颈肩痛相关表现。
3.病史:有肺部慢性疾病史的中老年人群,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加重时也可能出现颈肩痛等表现,因为肺部病变可能影响周围组织神经等,导致放射性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