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物理治疗、康复锻炼和药物辅助治疗。一般治疗需休息并调整姿势;物理治疗有热敷、按摩、理疗等;康复锻炼包括腰部伸展和旋转运动;药物辅助治疗常用非甾体抗炎药,不同人群使用时需注意相应禁忌和不良反应。
一、一般治疗
1.休息
对于急性损伤腰肌劳损患者,充分休息是基础。避免过度劳累,减少腰部的负重活动,让腰部肌肉得到放松,有助于缓解疼痛和促进损伤修复。例如,避免长时间弯腰劳作、久坐久站等。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休息的具体时长和方式有所不同。年轻人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需要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来让损伤的腰肌恢复;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休息来促进修复。
孕妇在孕期出现急性损伤腰肌劳损时,更要注意休息,避免因为孕期身体负担加重而使腰肌劳损情况恶化,休息时可选择舒适的体位,如侧卧位并在膝盖间夹个枕头等。
2.姿势调整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至关重要。坐姿时应保持腰部挺直,臀部充分接触座椅,使腰部有良好的支撑;站姿时要双脚平稳分开,重心均匀分布,避免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需要特别注意姿势调整。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要定时调整姿势,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腰部;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在工作过程中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正确姿势,防止腰肌劳损加重。
对于有腰椎病史的患者,更要严格注意姿势调整,因为不良姿势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腰肌劳损以及腰椎疾病的复发。
二、物理治疗
1.热敷
热敷可以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可以使用热毛巾、热水袋等进行热敷,每次热敷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温度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宜。不同年龄的人群对热敷温度的耐受有所差异,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热敷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儿童皮肤娇嫩,热敷时要特别注意温度和时间,防止造成损伤。
孕妇在孕期热敷时要注意温度和部位,避免热敷腹部,可选择腰部适当热敷来缓解腰肌劳损。有皮肤破损、过敏等情况的患者不宜进行热敷。
2.按摩
专业的按摩可以放松腰部肌肉,减轻疼痛。按摩时要由专业人员操作,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采用合适的按摩手法。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按摩的力度和方式有所不同。年轻人身体较为强壮,按摩力度可以相对大一些;老年人身体虚弱,按摩力度要轻柔。
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等腰部疾病的患者在按摩时要格外谨慎,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再进行合适的按摩操作,避免不当按摩加重病情。孕妇不建议进行腰部的按摩,尤其是腹部周围的按摩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
3.理疗
如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理疗方法。红外线照射可以通过热效应改善腰部组织的血液循环,超声波治疗则能促进组织的修复。不同的理疗方法有其各自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例如,红外线照射一般适用于大多数急性损伤腰肌劳损患者,但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要慎用;超声波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来选择是否适用。
儿童进行理疗时要特别注意能量的控制,避免对儿童正在发育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老年人进行理疗时要关注身体的耐受情况,如出现不适要及时停止理疗。
三、康复锻炼
1.腰部伸展运动
常见的腰部伸展运动有仰卧位的“拱桥式”运动等。“拱桥式”运动是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几秒后缓慢放下。不同年龄人群进行康复锻炼的强度和频率有所不同。年轻人可以适当增加锻炼的强度和频率,但也要注意循序渐进;老年人则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当降低强度,如减少每次坚持的时间等。
孕妇在孕期进行康复锻炼要特别谨慎,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腰部伸展运动,避免对胎儿造成影响。有腰椎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不宜进行此类康复锻炼。
2.腰部旋转运动
患者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缓慢左右旋转腰部,幅度逐渐增大,但要在自身可耐受范围内。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在进行腰部旋转运动时要注意结合自身情况。长期久坐的人群可以在工作间隙进行适当的腰部旋转运动来缓解腰肌劳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在工作前后进行腰部旋转运动有助于预防和缓解腰肌劳损。
对于有骨质疏松等疾病的患者,进行腰部旋转运动时要避免过度旋转,防止发生骨折等意外情况。
四、药物辅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如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但在使用时要注意其禁忌证和可能的不良反应。对于儿童,要避免使用可能影响骨骼发育等的非甾体抗炎药;孕妇在孕期要谨慎使用,尤其是孕晚期,可能会对胎儿的循环系统等造成影响;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胃肠道反应等,因为老年人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可能更容易出现胃肠道不适。
有胃溃疡病史、出血倾向等患者要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者在医生的严格评估和指导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