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筋膜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与姿势调整)、物理治疗(热敷、按摩、红外线照射)、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康复锻炼(肩部拉伸和力量锻炼)及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时考虑,不同人群手术风险和恢复有别)。
一、一般治疗
(一)休息与姿势调整
1.休息:急性期应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肩部,减少肩部的剧烈活动和负重,让肩部肌肉得到放松,有助于炎症的缓解。例如长时间伏案工作、频繁提举重物等行为都可能加重肩胛筋膜炎,休息可以打断这种不良循环。
2.姿势调整: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含胸驼背等不良姿势。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要确保座椅和工作台高度合适,使肩部处于放松、自然的状态,防止肩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加重筋膜炎。
二、物理治疗
(一)热敷
1.原理与方法: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可以使用热毛巾、热水袋等进行热敷,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皮肤较为娇嫩,热敷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可选择温度稍低但能感觉到温热的状态进行热敷;对于老年人,要考虑其皮肤感觉相对不敏感的情况,同样要注意温度控制。
2.作用: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为受损的筋膜组织带来更多的营养物质,同时带走代谢废物,有助于炎症的消退和组织的修复。
(二)按摩
1.专业按摩:由专业的按摩师进行肩部肌肉的按摩,能够放松紧张的肌肉,缓解筋膜的紧张状态。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进行调整。对于儿童,由于其骨骼、肌肉等组织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按摩时更要轻柔,避免造成损伤;老年人则要考虑其肌肉、关节的退变情况,按摩力度也需适度,避免过度刺激。
2.自我按摩:患者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自我按摩,如用手指揉捏肩部肌肉,从肩部上方开始,逐渐向肩部下方进行揉捏,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自我按摩时同样要注意力度和方法,避免因不当操作加重病情。
(三)红外线照射
1.原理与方法:红外线照射可以穿透皮肤,达到深部组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一般每次照射20-30分钟,每天1-2次。在进行红外线照射时,要注意照射距离,避免过近造成皮肤烫伤。对于儿童和老年人,更要密切关注照射部位的皮肤反应,及时调整照射距离和时间。
2.作用:通过热效应促进组织的修复和炎症的消退,有助于改善肩胛筋膜炎引起的疼痛和肌肉紧张等症状。
三、药物治疗
(一)非甾体抗炎药
1.作用机制:这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的作用。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对于成年人,如果疼痛较为明显,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但对于儿童,由于其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善,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引起较多不良反应,一般不优先考虑使用;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可能存在的胃肠道反应等风险,如出现胃痛、恶心等不适要及时就医。
四、康复锻炼
(一)肩部拉伸锻炼
1.动作及方法:
站姿或坐姿,一只手抓住另一只手的肘部,将其向身体一侧牵拉,保持15-30秒,然后换另一侧进行。每次每个方向进行2-3组。
面对墙壁站立,双手爬墙,逐渐向上移动,尽量提高上肢的上举高度,每次保持10-15秒,重复多次。
2.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对于儿童,要在家长或专业人员的辅助下进行适当的拉伸锻炼,避免过度拉伸造成损伤;老年人进行拉伸锻炼时要缓慢进行,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调整动作幅度,防止因动作过快或幅度过大导致肩部受伤。通过拉伸锻炼可以增加肩部的活动范围,放松紧张的筋膜和肌肉,预防肩胛筋膜炎的复发。
(二)肩部力量锻炼
1.动作及方法:
哑铃外展:手持哑铃,缓慢将手臂向外侧抬起,至与肩部水平,然后缓慢放下,每组进行10-15次,每次进行2-3组。
俯卧撑(对于成年人):双手撑地,与肩同宽,缓慢进行俯卧撑动作,锻炼肩部及胸部肌肉力量。但儿童由于身体发育尚未达到适合进行俯卧撑的阶段,不建议进行;老年人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可以进行简易的俯卧撑,如跪姿俯卧撑等。
2.作用:增强肩部肌肉力量,有助于稳定肩部关节,减轻筋膜的负担,促进肩胛筋膜炎的康复并预防复发。
五、手术治疗
(一)适用情况
1.对于经过长时间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例如筋膜炎导致肩部出现严重的粘连、筋膜增厚等情况,保守治疗无法缓解时。
2.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手术方式主要是筋膜松解术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有所不同。儿童由于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后恢复要特别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老年人则要考虑其身体的基础疾病等因素,术后要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同时要按照康复计划逐步进行康复锻炼,促进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