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膜炎是滑膜受刺激炎症致积液的关节病变,滑囊急慢性炎症是滑囊炎,二者病因有创伤、感染、免疫、代谢等因素,临床表现分别有关节或局部症状及全身症状,诊断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等,治疗原则上滑膜炎和滑囊炎均有非手术和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年龄人群在病因、表现、检查及治疗上有相应特点。
滑囊炎:是滑囊的急慢性炎症。滑囊是由内皮细胞组成的封闭性囊状结构,内壁为滑膜,有少许滑液,位于人体摩擦频繁或压力较大处,如膝关节周围、肩关节周围等部位都存在滑囊。
病因
滑膜炎:
创伤性因素:如急性扭伤、慢性劳损等,例如运动员高强度运动中膝关节受到扭转等创伤,可引发膝关节滑膜炎。不同年龄段人群因生活方式不同创伤原因有差异,儿童可能因玩耍时关节过度屈伸受伤,成年人多与职业运动或重体力劳动相关,中老年人可能因关节退变基础上的轻微损伤诱发。
感染性因素: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可引起,如结核杆菌感染可导致结核性滑膜炎,免疫力较低人群更易发生此类感染相关滑膜炎。
免疫性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关节滑膜,如类风湿关节炎,是自身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关节滑膜,导致滑膜炎症,女性发病率相对有一定特点,且随年龄增长发病情况可能变化。
代谢性因素:如痛风性滑膜炎,血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滑膜上引发炎症,多见于有高尿酸血症基础且饮食不注意的人群,男性相对更易患痛风相关疾病。
滑囊炎:
创伤性因素:直接暴力打击、长期摩擦和压迫等,例如长期跪姿工作的人群膝关节附近滑囊易因摩擦发生滑囊炎,运动员反复摩擦关节周围滑囊也可引发。不同年龄人群创伤原因类似,但儿童可能因玩耍时关节周围滑囊受到不当外力导致创伤性滑囊炎。
感染性因素:滑囊受细菌等病原体入侵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皮肤破损处病原体可蔓延至滑囊引发感染性滑囊炎,免疫力低下者更易感染。
免疫性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滑囊,像类风湿关节炎也可引起滑囊炎,同样有性别和年龄相关特点。
其他因素: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痛风等也可累及滑囊引发滑囊炎。
临床表现
滑膜炎:
关节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以膝关节滑膜炎为例,患者膝关节明显肿胀,浮髌试验阳性,疼痛在活动时加剧,严重时行走困难。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滑膜炎可能因表述不清更易被忽视,中老年人可能同时伴有关节退变表现,肿胀可能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全身症状:感染性滑膜炎可能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免疫性滑膜炎可能伴有关节外表现,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能有皮下结节等。
滑囊炎:
局部症状:滑囊部位肿胀、疼痛、压痛,可触及肿块。例如膝关节周围的髌前滑囊炎,髌前出现肿胀隆起,压痛明显,活动膝关节时可能因滑囊受影响而感觉不适。不同部位滑囊炎表现不同,肩关节周围的肩峰下滑囊炎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外展、上举时疼痛加剧。
全身症状:感染性滑囊炎可有发热等全身感染表现,非感染性滑囊炎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
诊断方法
滑膜炎:
体格检查:观察关节肿胀情况、压痛部位等,进行关节活动度检查,如膝关节滑膜炎时浮髌试验是常用检查方法。
影像学检查:超声可观察滑膜增厚情况、积液量等;磁共振成像(MRI)能更清晰显示滑膜、关节腔情况,对于判断滑膜炎的程度、原因等有重要价值,不同年龄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时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及注意辐射等问题。
实验室检查:感染性滑膜炎可通过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免疫性滑膜炎可检测自身抗体等,如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自身抗体等。
滑囊炎:
体格检查:触摸滑囊部位,判断肿胀、压痛情况,有时可通过特殊体位检查明确滑囊病变,如肩峰下滑囊炎的Neer试验等。
影像学检查:超声可发现滑囊肿胀、积液等情况;X线检查有时可协助排除其他骨质病变,对于滑囊炎本身诊断主要依靠超声等检查,不同年龄患者检查选择类似,但儿童需特别注意辐射安全。
穿刺检查:可抽取滑囊液进行检查,判断是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等,感染性滑囊炎滑囊液可培养出病原体等。
治疗原则
滑膜炎:
非手术治疗:休息、制动,减少关节活动,例如膝关节滑膜炎患者需要减少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物理治疗,如热敷、超短波等促进炎症消退;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炎症,如布洛芬等,但需注意不同年龄对药物的耐受性等问题,儿童一般优先非药物及温和的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病情严重的患者,如出现严重的滑膜增生影响关节功能等情况,可考虑手术切除病变滑膜等,不同年龄手术风险和预后有所不同。
滑囊炎:
非手术治疗:休息,避免滑囊部位的刺激动作;局部理疗,如热敷等;穿刺抽液并注射药物,如向滑囊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等缓解炎症,但要注意不同年龄注射药物的剂量等安全问题,儿童需谨慎操作。
手术治疗:对于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的滑囊炎,可考虑手术切除滑囊,手术风险和预后因年龄等因素有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