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健身但需选合适方式并注意相关事项,核心肌群训练(平板支撑、仰卧卷腹)、游泳、慢走适合,剧烈球类运动、过度弯腰运动不适合,要依自身情况遵循原则运动以达健身与康复目的。
一、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健身的可行性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是可以健身的,但需要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并注意运动强度等。适当的健身有助于增强腰部肌肉力量,稳定腰椎,从而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带来的不适等问题,但如果运动不当可能会加重病情。
二、适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健身运动类型及注意事项
(一)核心肌群训练
1.平板支撑
具体做法:双肘和双脚支撑身体,使身体呈一条直线,保持一定时间。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初始时间可从10-15秒开始,逐渐增加,每次可做3-5组。
意义:平板支撑主要锻炼腹部、腰部等核心肌群。增强核心肌群力量可以更好地维持腰椎的稳定性,减少腰椎间盘的压力。研究表明,长期进行核心肌群训练的人群,腰椎相关疾病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且在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过程中,核心肌群力量的增强有助于改善腰椎的力学环境。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平板支撑的时间和组数,避免因过度劳累导致腰部不适加重。同时,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进行平板支撑时要注意监测血压,若出现头晕等不适要立即停止。对于年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也要注意正确的姿势,避免腰部过度用力而损伤。
2.仰卧卷腹
具体做法:仰卧位,双膝屈曲,双手抱头,利用腹部力量将上半身抬起,然后缓慢放下。每次可做10-15次,做3-5组。
意义:仰卧卷腹同样针对腹部核心肌群进行锻炼,有助于增强腰部周围肌肉对腰椎的支撑作用。相关研究显示,通过规律的仰卧卷腹训练,能够改善腰椎的活动度和稳定性,对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有积极意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孕妇等特殊人群不适合进行仰卧卷腹训练,因为孕妇腹部压力较大,该运动可能会对腹部造成不良影响。对于患有严重高血压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进行仰卧卷腹时要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血压波动过大。
(二)游泳运动
1.具体形式:以蛙泳为例较为适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游泳过程中,身体处于漂浮状态,腰部所受的重力减轻,同时游泳时的划水、蹬腿动作可以锻炼到腰部及全身的肌肉。
2.意义:游泳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来说,水的浮力能减轻腰椎的负荷,而游泳时的肢体运动又能锻炼肌肉。有研究表明,坚持游泳锻炼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其腰部疼痛程度相对较轻,腰部功能恢复较好。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游泳前要咨询医生意见,选择合适的游泳强度和时间。儿童腰椎间盘突出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是儿童因特殊情况患有腰椎间盘突出进行游泳锻炼,要注意泳池的水温适宜,避免着凉感冒,同时要在家长或教练的陪同下进行,确保安全。
(三)慢走运动
1.具体做法:选择平坦的道路进行慢走,速度一般控制在每分钟60-90步左右,每次慢走时间可从15-2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30分钟左右,每天可进行1-2次。
2.意义:慢走是一种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能促进腰部血液循环,增强腰部肌肉的耐力。适量的慢走有助于维持腰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有一定帮助。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肥胖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慢走可以作为一种基础的运动方式,但要注意控制慢走的时间和强度,避免一开始就过度运动导致膝关节等部位承受过大压力。对于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伴有膝关节退变的情况,慢走时可选择合适的鞋子,以减轻膝关节的负担。
三、不适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健身运动
(一)剧烈的球类运动
1.例如篮球、足球等
原因:这类运动中身体的突然变向、跳跃、碰撞等动作会使腰椎受到较大的冲击力和扭转力,容易加重腰椎间盘的损伤,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病情加重,出现更明显的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年轻且身体状况较好但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人群,也要避免参与剧烈球类运动,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腰椎损伤。对于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由于其腰椎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剧烈球类运动对腰椎的不良影响更为显著,应尽量避免。
(二)过度弯腰的运动
1.例如弯腰搬重物、长时间弯腰拖地等
原因:过度弯腰会使腰椎间盘承受较大的压力,增加椎间盘向后突出的风险,从而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的病情,导致腰部疼痛等症状加剧。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本身腰椎退变较为明显,过度弯腰的运动更应避免。而对于产后女性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的情况,由于产后身体较为虚弱且腰部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过度弯腰的运动也会对腰部造成不良影响,需要特别注意避免。
总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以健身,但要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遵循循序渐进、适度运动的原则,同时根据自身的年龄、身体状况等特殊情况调整运动计划,以达到既健身又利于腰椎间盘突出康复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