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全的评估包括病史采集(现病史和既往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和泌尿系统相关检查)、实验室检查(肾功能指标和尿常规)、影像学检查(超声、CT或MRI)及必要时的肾活检,各部分有不同内容及意义,如病史采集询问相关疾病及生活方式等,体格检查观察精神、生命体征等,实验室检查测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和尿常规,影像学检查助于观察肾脏结构等,肾活检用于病因不明等情况明确病理类型指导治疗。
一、病史采集
1.现病史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肾功能不全可能与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遗传性肾病等相关,需询问出生时有无异常、生长发育情况等;成年人则要询问近期是否有发热、腹泻、大量出汗等导致脱水的情况,是否有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泌尿系统症状,有无水肿及其出现的部位、发展过程等。例如,若患者有糖尿病病史多年,需考虑糖尿病肾病导致肾功能不全的可能,要询问糖尿病的病程、血糖控制情况等。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蛋白饮食、大量饮酒等可能影响肾功能,需询问相关情况。
2.既往史
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肾脏疾病史,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史,这些疾病都可能引发肾功能不全。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可损伤肾脏,逐渐导致肾功能不全。
二、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
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能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等情况。对于儿童,要观察其生长发育是否落后于同龄人。
测量体温、血压等,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能出现血压升高,尤其是肾性高血压,儿童若出现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需排查先天性肾血管病变等。
2.泌尿系统相关检查
检查腹部,看是否有肾区压痛、叩击痛,肾区肿块等。儿童肾区肿块可能提示多囊肾等先天性肾病;成年人肾区肿块需警惕肿瘤等病变。
检查水肿情况,观察水肿的部位、程度,如双下肢水肿、眼睑水肿等,不同程度的水肿反映了体内水钠潴留的情况,与肾功能不全导致的水钠代谢紊乱相关。
三、实验室检查
1.肾功能指标
血清肌酐(Scr):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在肌肉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血清肌酐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呈反比。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正常参考值不同,成年男性血清肌酐正常参考值一般为53~106μmol/L,成年女性为44~97μmol/L,儿童会因年龄不同而有差异。例如,儿童年龄越小,血清肌酐正常范围越低,新生儿血清肌酐正常参考值约为27~62μmol/L。
尿素氮(BUN):也是评估肾功能的指标之一,但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高蛋白饮食、消化道出血等可使尿素氮升高。正常成人尿素氮参考值为3.2~7.1mmol/L。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通过公式计算,如MDRD公式等,能更准确地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对于不同人群,eGFR的正常范围不同,一般成年男性eGFR正常参考值大于90ml/(min·1.73m2),成年女性稍低。儿童的eGFR计算需考虑年龄、身高、体重等因素,与成人不同。
2.尿常规
观察尿蛋白情况,蛋白尿是肾功能受损的常见表现之一,可分为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常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等。例如,肾小球肾炎患者尿常规可出现大量蛋白尿。
检查尿沉渣,看是否有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血尿可能提示泌尿系统结石、肿瘤、肾小球肾炎等;白细胞增多提示泌尿系统感染;管型尿(如颗粒管型、红细胞管型等)也见于多种肾脏疾病。
四、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对于各个年龄人群,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等。儿童先天性肾发育不良时,肾脏体积可能变小;成年人肾囊肿、肾肿瘤等可通过超声发现。超声还能观察肾盂、肾盏有无扩张等情况,提示是否存在尿路梗阻等导致肾功能不全的因素。例如,前列腺增生导致尿路梗阻的老年男性,超声可发现前列腺增大、肾盂肾盏扩张。
2.CT或MRI检查
对于一些复杂的肾脏病变,如肾脏肿瘤、血管畸形等,CT或MRI检查能提供更详细的结构信息。儿童肾脏肿瘤的诊断中,MRI具有一定优势,因为其对软组织的分辨力高且无辐射。成年人怀疑肾脏血管性疾病时,CT血管造影(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可清晰显示血管情况,如肾动脉狭窄等。
五、肾活检(必要时)
1.适用情况
当病因不明确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如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功能急剧恶化、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等情况时,可考虑肾活检。儿童肾活检需谨慎评估,对于病情较为复杂、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儿童肾功能不全患者,经家长充分知情同意后可考虑肾活检,但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因为儿童肾脏较小,肾活检有一定风险。
2.意义
通过肾活检可以明确肾脏病变的病理类型,如肾小球肾炎的具体病理类型(微小病变型、系膜增生性肾炎等)、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从而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例如,膜性肾病的治疗和预后与其他病理类型不同,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后可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