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可致眼皮肿,机制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钠潴留有关。常见肾小球肾炎(急、慢性有不同表现)、肾病综合征(有大量蛋白尿等及高度水肿),还伴高血压、肾功能异常、血尿等症状,需尿液、血液检查及肾脏超声辅助诊断,儿童、成人、老年人患肾病眼皮肿各有特点,要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一、肾病导致眼皮肿的机制
肾病引起眼皮肿主要与肾脏的功能异常有关。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其中肾小球具有滤过作用,肾小管具有重吸收等功能。当患有肾病时,如肾小球肾炎等疾病,肾小球的滤过膜通透性改变,原本不能或很少滤过的蛋白质等物质会通过滤过膜进入原尿,导致蛋白尿。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使得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对于维持血管内和组织间的液体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当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血管内的水分就会向组织间隙转移。而眼睑部位组织比较疏松,水分容易积聚,从而引起眼皮肿。另外,肾病还可能导致水钠潴留,肾脏对水和钠的排泄功能出现障碍,使得体内水钠潴留,也会引起眼皮肿等水肿表现。
二、常见的肾病类型及眼皮肿特点
(一)肾小球肾炎
1.急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起病前往往有链球菌等感染史。除了眼皮肿外,还常伴有血尿(尿液外观可呈洗肉水样等)、蛋白尿、血压升高、尿量减少等表现。发病初期眼皮肿通常比较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水肿等症状会逐渐改善。
2.慢性肾小球肾炎:可发生于不同年龄段,病情迁延。患者的眼皮肿一般是间歇性或持续性的,程度可轻可重。除了眼皮肿外,还会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表现,病情会缓慢进展,逐渐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二)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特点是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3.5g)、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高度水肿和高脂血症。其中高度水肿是常见表现,眼皮肿是很典型的症状之一,水肿可从眼睑、颜面部开始,逐渐向下蔓延至全身,呈可凹性水肿。儿童患肾病综合征时,眼皮肿往往比较突出,由于儿童对疾病的表述可能不太准确,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眼睑等部位是否有肿胀情况。
三、其他可能伴随的症状及相关检查
(一)伴随症状
1.高血压:很多肾病患者会伴有高血压,尤其是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患者。高血压可能会加重肾脏的损害,同时也可能与眼皮肿等水肿情况相互影响。
2.肾功能异常表现:部分肾病患者会出现肾功能减退的表现,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贫血等情况。例如慢性肾衰竭患者除了有眼皮肿外,还会有上述一系列全身症状。
3.血尿:一些肾病患者会出现血尿,尿液中红细胞增多,可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比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肉眼血尿,而一些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能仅表现为镜下血尿。
(二)相关检查
1.尿液检查
尿常规:可以检测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等情况。肾病患者往往会出现尿蛋白阳性、红细胞增多等异常。
24小时尿蛋白定量:能准确测定一天内尿液中蛋白质的丢失量,对于诊断肾病综合征等疾病有重要意义,肾病综合征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通常大于3.5g。
2.血液检查
血常规:可了解是否有贫血情况,肾病患者由于长期蛋白尿、肾功能损害等可能会出现贫血。
血生化检查:包括血浆白蛋白、肾功能(肌酐、尿素氮等)、血脂等指标。肾病综合征患者会出现血浆白蛋白降低、血脂升高;肾功能检查可了解肾小球滤过功能,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
3.肾脏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等情况,有助于辅助诊断肾病,如是否存在肾脏萎缩、肾脏结构异常等情况。
四、不同人群肾病眼皮肿的特点及应对
(一)儿童
儿童患肾病导致眼皮肿时,家长要格外关注。儿童可能不太能准确表达身体的不适,家长需留意孩子眼睑是否有肿胀、晨起时是否眼睑明显肿胀等情况。儿童肾病常见的如肾病综合征,起病相对较隐匿,眼皮肿可能是家长发现孩子眼睛看起来“肿肿的”而就诊。对于儿童肾病,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后非常重要。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等。
(二)成年人
成年人患肾病出现眼皮肿时,要考虑自己近期的身体状况,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比如是否有腰痛、尿频尿急等情况。成年人如果本身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更要警惕肾病的发生,因为这些基础疾病容易合并肾脏损害。成年人患肾病后,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遵循医嘱,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等,以利于病情的控制。
(三)老年人
老年人肾病导致眼皮肿时,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肾脏功能也可能有所下降,而且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肾病的诊断和治疗。老年人出现眼皮肿等情况时,要及时就医,在检查时要全面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治疗。同时,老年人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一些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会受到影响,要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遵循小剂量开始等用药原则,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