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摔伤后需鉴别骨折与脱臼,二者在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上有差异,儿童、老年人、中青年各有特点,骨折有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表现,脱臼有疼痛、肿胀、关节畸形、弹性固定等表现,体格检查中骨折有骨擦感等,脱臼有关节盂空虚等,辅助检查靠X线等,儿童表述能力差需谨慎鉴别,老年人易骨折要重视检查,中青年二者均可能发生需正规治疗与康复训练。
一、症状表现差异
(一)骨折的常见症状
1.疼痛:手腕摔伤后骨折处通常会有较为剧烈且持续的疼痛,即使制动休息也难以缓解,疼痛程度往往较脱臼更为明显,而且可能会伴有局部的压痛,能明确指出疼痛的具体部位。例如,桡骨远端骨折时,手腕背侧或掌侧会有明显压痛。
2.肿胀:骨折部位会出现肿胀,这是因为骨折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以及组织损伤后的炎性反应。肿胀可能在受伤后较短时间内就较为显著,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逐渐加重,皮肤可能会有淤青等表现。
3.畸形:部分骨折可能会出现手腕部的畸形改变,比如正常手腕的形态发生了异常变化,像桡骨远端Colles骨折时,会出现“餐叉样”畸形等,这是由于骨折端移位导致的。
4.活动受限:手腕的正常活动会受到严重限制,因为骨折后骨折端的不稳定以及疼痛等因素,患者很难进行手腕的屈伸、旋转等动作,而且活动时疼痛会加剧。
(二)脱臼的常见症状
1.疼痛:脱臼处也会有疼痛,但一般相对骨折来说没有那么剧烈,不过也会影响手腕的活动,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关节周围。
2.肿胀:脱臼引起的肿胀相对骨折可能没有那么迅速且严重,但也会存在关节周围的肿胀情况。
3.关节畸形:脱臼时关节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会出现明显的畸形,比如手腕关节的正常形态改变,像桡骨远端关节面脱臼时,手腕的外形会有异常改变,与正常手腕形态差异明显。
4.弹性固定:这是脱臼较为典型的表现,关节处于非正常的位置,并且在被动活动时会感觉到有弹性阻力,无法回到正常的解剖位置。
二、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鉴别
(一)体格检查
1.骨折的体格检查特点:医生进行体格检查时,对于骨折部位可能会触及骨擦感或骨擦音,这是骨折断端相互摩擦产生的,是骨折较为特异的体征,但需要注意避免过度粗暴检查以免加重损伤。同时,骨折处的异常活动也是一个重要体征,即在原本没有关节的部位出现了异常的活动。
2.脱臼的体格检查特点:脱臼时通过体格检查可以发现关节盂空虚,也就是原本关节头所在的位置有空虚感,这是脱臼的重要体征之一,而且关节的被动活动范围明显异常,与正常关节活动范围差异很大。
(二)辅助检查
1.X线检查:这是鉴别手腕摔伤后骨折还是脱臼的重要手段。X线能够清晰地显示手腕部的骨骼结构,对于骨折可以明确看到骨折线的存在、骨折的部位以及骨折端的移位情况等;对于脱臼则可以明确关节的对位情况,判断关节是否处于正常的解剖位置。例如,通过手腕的正侧位X线片,可以准确区分是手腕骨折还是腕关节脱臼。
2.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骨折或者脱臼,尤其是涉及关节内骨折或者脱臼复位困难的情况,CT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三维结构信息,有助于更精准地判断骨折的粉碎程度、脱臼的具体情况等。比如,对于一些细微的骨折线或者复杂关节的脱臼情况,CT能够更好地显示病变细节。
3.磁共振成像(MRI):一般在骨折和脱臼的初步鉴别中不是首选,但对于一些合并有软组织损伤,如韧带损伤等情况的判断有帮助。不过在手腕摔伤鉴别骨折和脱臼时,主要还是依靠X线等初步检查,MRI更多用于进一步评估伴随的软组织损伤情况。
三、不同人群的特点及应对
(一)儿童
儿童手腕摔伤后,由于儿童的骨骼发育特点以及表述能力的限制,鉴别骨折和脱臼需要更加谨慎。儿童骨折可能有时畸形表现不典型,而脱臼相对来说可能有其自身特点。比如,儿童的桡骨小头半脱位相对常见,其表现可能与一般的骨折脱臼有所不同,但也需要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和X线等辅助检查来鉴别。儿童在受伤后可能不会准确表达疼痛的部位和程度,所以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手腕的肿胀、活动情况等,一旦怀疑有骨折或脱臼,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检查和处理,避免延误病情导致不良后果。
(二)老年人
老年人手腕摔伤后,由于骨质疏松等原因,更容易发生骨折,尤其是桡骨远端骨折较为常见。老年人的脱臼相对骨折来说可能相对少见,但也不能忽视。老年人在受伤后,即使症状看似不严重,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骨质疏松情况下骨折可能并不一定会有非常明显的畸形等表现,但通过X线等检查可以明确是否有骨折。而且老年人身体恢复相对较慢,对于骨折或脱臼的处理需要更加谨慎,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等因素来制定治疗方案。
(三)中青年
中青年手腕摔伤后,相对儿童和老年人来说,骨折和脱臼都有可能发生。如果是因运动等原因受伤,脱臼的可能性需要考虑,而如果是外力较大的摔伤,骨折的可能性更大。中青年身体状况相对较好,在鉴别诊断后,对于骨折或脱臼的治疗和恢复有一定的自身优势,但也需要遵循正规的治疗流程,如骨折需要根据情况考虑复位、固定等处理,脱臼需要及时进行复位等操作,同时要注意在恢复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以促进手腕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