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腰肌劳损治疗需综合多种方法,一般治疗包括休息姿势调整、物理治疗如热敷、红外线照射、中频电疗;运动疗法有腰部肌肉锻炼(小燕飞、五点支撑法)和有氧运动(快走、游泳);药物辅助治疗用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中医治疗有针灸推拿。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方案,同时注意日常保养预防腰部再损伤。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姿势调整
急性发作期应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日常工作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无论是坐姿、站姿还是睡姿都要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例如,久坐的人群要定时起身活动,睡觉时选择合适高度的床垫,使脊柱在睡眠中能保持自然的生理曲线。对于长期从事伏案工作的人群,要确保电脑屏幕的高度合适,使眼睛平视时能看到屏幕顶部,同时保持颈部与背部挺直。
对于有腰部外伤史或既往有腰肌劳损的人群,更要特别注意姿势的规范,因为不良姿势会加重腰部肌肉的负担,导致腰肌劳损症状反复或加重。
2.物理治疗
热敷:可以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常用的方法是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腰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热传导能使腰部肌肉的血管扩张,增加局部的血液供应,从而减轻疼痛和肌肉痉挛。对于老年人,由于其血液循环相对较慢,热敷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
红外线照射: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深入组织内部,改善腰部肌肉的营养代谢。红外线照射仪距离腰部皮肤约30-50厘米,每次照射20-30分钟,每天1-2次。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进行红外线照射时要特别注意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因为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神经病变,对温度的感知不敏感,容易发生烫伤。
中频电疗:通过电流刺激腰部肌肉,引起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起到锻炼肌肉和缓解疼痛的作用。治疗时电极片贴于腰部相应的肌肉部位,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周可进行2-3次。对于儿童,如果是因特殊情况导致的腰部肌肉问题需要进行中频电疗,要由专业医生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调整电流强度等参数。
二、运动疗法
1.腰部肌肉锻炼
小燕飞:患者俯卧在床上,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部、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形似飞燕,每次保持3-5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可进行3-4组。小燕飞可以有效地锻炼腰部的伸肌,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对于改善腰肌劳损有很好的效果。对于老年人,在进行小燕飞时要注意动作的幅度,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腰部损伤,可以适当缩短动作保持的时间和减少重复次数。
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2-3秒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连续做10-15次为一组,每天可做3-4组。五点支撑法主要锻炼腰部的屈肌和核心肌群,有助于增强腰部的稳定性。对于肥胖人群,由于体重较大,进行五点支撑法时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避免因腹部力量不足而无法完成动作或导致腰部压力过大。
2.有氧运动
快走:每周进行3-5次快走锻炼,每次30-60分钟,速度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步左右。快走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包括腰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腰部肌肉的营养状况。对于患有高血压的腰肌劳损患者,快走时要注意监测血压,避免血压过高导致意外情况发生,同时要选择平坦的道路行走,减少对腰部的冲击。
游泳:游泳是一种对腰部压力较小的有氧运动,特别是蛙泳和仰泳。游泳时水的浮力可以减轻身体对腰部的重力负担,同时肌肉在水中运动能得到很好的锻炼。每周可进行2-3次游泳,每次30分钟左右。对于儿童,游泳是非常适合的锻炼方式,但要注意在有专业人员监护的情况下进行,确保安全。
三、药物辅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如布洛芬等,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腰肌劳损引起的腰部疼痛症状。但这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人群,如胃溃疡患者,要谨慎使用,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同时配合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使用。老年人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也需要密切关注胃肠道反应和肾功能情况,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
2.肌肉松弛剂
像氯唑沙宗等,能够缓解腰部肌肉的痉挛,减轻肌肉紧张带来的疼痛。使用肌肉松弛剂时同样需要注意其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如嗜睡等,对于从事驾驶、机械操作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的人群,要避免在用药后立即从事相关工作,防止发生意外。
四、中医治疗
1.针灸推拿
针灸:通过针刺腰部的相关穴位,如肾俞、委中、大肠俞等,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操作,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穴位的选择和针刺手法的调整。对于儿童,针灸治疗要非常谨慎,只有在有丰富儿科针灸经验的医生操作下,并且严格掌握针刺深度和手法时才可以考虑使用。
推拿:专业的推拿师通过手法按摩腰部肌肉,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推拿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进行调整。对于孕妇,由于其特殊的身体状况,一般不建议进行推拿治疗,以免引起宫缩等不良后果。
总之,慢性腰肌劳损的治疗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保养和预防,避免腰部再次受到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