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与肩周炎在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原则、年龄及生活方式影响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方面存在差异。肩袖损伤多因外伤或退变引起,疼痛早期轻、活动受限主动为主等;肩周炎是肩周慢性特异性炎症,疼痛逐渐加重、活动全受限等。影像学检查各有特点,治疗原则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对二者有影响,老年和更年期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肩袖损伤: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肌腱组成的结构,肩袖损伤是这些肌腱的损伤或撕裂,多因外伤(如跌倒时上肢外展着地或投掷运动等急性损伤)或慢性退变(随年龄增长,肌腱发生退变,强度下降,易发生损伤)引起。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旧称冻结肩,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是肩关节囊及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多与肩关节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慢性致伤因素有关,也可能与肩部外伤后治疗不当、内分泌紊乱(如更年期女性)等因素相关。
二、临床表现差异
肩袖损伤
疼痛:早期疼痛多不剧烈,常表现为肩部隐痛,活动后加重,随着损伤加重,疼痛逐渐明显,有时可在特定动作时出现尖锐疼痛,如上肢外展到60°-120°范围时(痛弧征)。
活动受限:主要是主动活动受限,被动活动影响相对较小,患者常因疼痛不敢主动活动肩关节,导致外展、上举、后伸等动作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如穿衣、梳头、洗脸等动作困难。
肌力下降:部分患者可出现肩袖相关肌肉肌力下降,如冈上肌损伤时,肩外展力量减弱。
肩周炎
疼痛:疼痛逐渐加重,可为钝痛或刀割样痛,昼轻夜重,疼痛可向颈部、上肢放射,后期疼痛可逐渐减轻,但活动受限症状明显。
活动受限:是肩周炎的主要表现,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随着病情进展,肩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均可受限,严重时肩关节活动几乎完全丧失,呈现“冻结”状态。
压痛:在肩关节周围多处有明显压痛,如肩峰下、肱二头肌长头腱沟等部位。
三、影像学检查区别
肩袖损伤
X线检查:X线平片主要用于排除肩关节其他骨性病变,如骨折、脱位等,肩袖损伤本身X线表现常不特异,但可显示肩关节骨质情况。
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肩袖肌腱的形态、结构,能发现肌腱是否有撕裂、撕裂的部位和程度等,是肩袖损伤常用的筛查方法之一,超声检查方便、可重复性好。
MRI检查:是诊断肩袖损伤的金标准,能准确显示肩袖肌腱的完整性,明确肌腱撕裂的大小、部位以及周围组织的情况等。
肩周炎
X线检查:早期X线可无明显异常,后期可能出现肩关节间隙变窄、肱骨头上移、骨质疏松等改变,有助于排除其他肩部疾病。
MRI检查:可显示肩关节囊增厚、肩关节腔积液等情况,但对于肩袖损伤的诊断价值不如对肩周炎的整体评估,肩周炎的MRI主要是间接反映肩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状态。
四、治疗原则不同
肩袖损伤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损伤较轻的患者,包括休息、肩关节制动(如使用三角巾悬吊)、物理治疗(如超短波、热敷等,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和疼痛)、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减轻疼痛和炎症)等。
手术治疗:对于损伤严重,如肩袖大部分撕裂或完全撕裂的患者,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肩袖修补术等,通过手术修复损伤的肌腱,恢复肩袖的功能。
肩周炎
非手术治疗:早期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功能锻炼(是肩周炎治疗的关键,通过主动和被动的肩关节活动锻炼,逐渐恢复肩关节活动度,如爬墙运动、画圈运动等)、物理治疗(如推拿、按摩、针灸等,可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药物治疗(同样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减轻疼痛和炎症,还可向肩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减轻炎症反应)。
手术治疗:对于经长期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影响生活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肩关节松解术等,但手术治疗相对较少用,且术后仍需配合康复锻炼。
五、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
年龄方面
肩袖损伤: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从事overheadactivities(如运动员、劳动者等)的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肩袖肌腱退变,更容易发生损伤。
肩周炎:多见于50岁左右人群,俗称“五十肩”,更年期女性相对更易患肩周炎,可能与内分泌变化有关。
生活方式方面
肩袖损伤:长期从事需要肩关节反复外展、上举、旋转等运动的人群,如棒球运动员、油漆工等,肩袖损伤风险增加;不良的运动姿势、突然的暴力外伤等生活方式相关因素也可导致肩袖损伤。
肩周炎:长期过度使用肩关节,如长时间伏案工作、长时间打麻将等,使肩关节慢性劳损,易引发肩周炎;肩部固定时间过长(如上肢骨折后长期固定肩关节),也会导致肩关节周围组织粘连,引发肩周炎。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群
肩袖损伤:老年肩袖损伤患者康复相对较慢,在康复锻炼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锻炼导致损伤加重,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全身情况,如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等,在进行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时要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肩周炎:老年肩周炎患者功能锻炼时要更加注重安全,避免因锻炼不当导致肩关节再次损伤,家属可协助患者进行被动活动锻炼,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因为肩周炎病程较长,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导致焦虑等情绪,需要家人给予关心和心理支持。
女性更年期人群
肩袖损伤:女性更年期人群若发生肩袖损伤,除了常规治疗外,要关注内分泌因素对康复的影响,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内分泌状态有助于肩袖损伤的恢复。
肩周炎:更年期女性患肩周炎时,内分泌紊乱可能是病情发展的一个因素,在治疗过程中除了针对肩周炎的治疗外,可适当进行激素相关的健康管理,如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以稳定内分泌,促进肩周炎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