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患者运动需根据病情阶段等选择合适方式、把握强度、时间频率,不同病情阶段及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如肾功能代偿期可适当增加强度频率,失代偿期要谨慎,透析患者运动温和,老年、女性、儿童等特殊人群运动各有提醒。
一、运动方式的选择
(一)有氧运动
1.游泳:对于慢性肾病患者是较为适宜的有氧运动。水的浮力能减轻身体关节的负担,在游泳过程中,心肺功能也能得到一定锻炼。研究表明,适当的游泳运动可以改善慢性肾病患者的心肺耐力,且对血压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一般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20-30分钟左右,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
2.快走:简单易行,适合大多数慢性肾病患者。快走时身体处于轻度运动状态,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研究发现,坚持每周快走一定次数和时间的慢性肾病患者,其身体代谢状况会有所改善,对肾功能的稳定也有一定帮助。可以从每周3次,每次15-2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每次30-40分钟,速度保持在每分钟60-100步左右。
(二)力量训练
1.轻量级器械训练:如果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可以进行轻量级的器械力量训练,如使用小哑铃进行简单的手臂屈伸等动作。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加肌肉量,而肌肉量的增加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对于慢性肾病患者控制体重、改善身体代谢功能有积极作用。但要注意器械的重量不宜过重,避免过度劳累,每次力量训练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每周进行2-3次。
2.抗阻训练(自身重量为主):比如进行平板支撑的简易版(膝盖着地的平板支撑)、靠墙静蹲等。自身重量抗阻训练可以在不依赖器械的情况下增强肌肉力量,对于维持身体的肌肉功能和骨密度有帮助。平板支撑简易版每次可以坚持10-30秒,重复3-5组;靠墙静蹲每次保持30-60秒,重复2-4组,每周进行2-3次。
二、运动强度的把握
运动强度应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情况、身体一般状况等来综合判断。可以通过心率来大致评估运动强度,对于慢性肾病患者,运动时的心率可以控制在(220-年龄)×60%-70%的范围内较为适宜。例如,一位60岁的慢性肾病患者,其运动时的心率应维持在(220-60)×60%=96次/分钟到(220-60)×70%=112次/分钟之间。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明显的疲劳、心悸、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调整运动强度。
三、运动时间与频率
(一)时间安排
每天的运动时间可以分为多次进行,比如早上进行15-20分钟的快走,下午进行20-30分钟的游泳或力量训练等。避免一次性长时间运动,尤其是对于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分次运动更有利于身体适应和恢复。
(二)频率
一般来说,每周的运动频率至少应保持在3-5次。对于身体状况较好、肾功能稳定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频率,但要注意给身体足够的恢复时间。而对于肾功能较差、身体较为虚弱的患者,每周3次左右的运动频率可能更为合适,但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四、不同病情阶段患者的运动注意事项
(一)肾功能代偿期患者
这部分患者肾功能受损程度较轻,身体状况相对较好,可以适当增加运动的强度和频率。在运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反应,继续遵循上述运动方式、强度、时间和频率的一般原则,但可以逐渐向更高强度的运动靠近,如将快走速度适当提高,力量训练的器械重量适当增加等,但仍要以不出现不适症状为前提。
(二)肾功能失代偿期患者
此阶段患者肾功能受损较为明显,身体耐力和体力相对下降。运动时要更加谨慎,运动强度应严格控制在较低水平,以有氧运动为主,如继续坚持快走,但速度要放慢,游泳时的时间也要适当缩短。力量训练应选择更轻量级的方式,运动频率也应适当降低,每周2-3次较为合适。同时,在运动前后要加强自我监测,如运动前测量血压、心率等,运动后观察是否有水肿加重、乏力明显加剧等情况,若有异常应及时就医调整运动计划。
(三)透析患者
透析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适当运动。运动方式可以选择较为温和的有氧运动,如在家人陪同下进行慢速的散步,每次10-15分钟,每周3-4次。运动强度要极低,以不感到疲劳为准。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受伤,尤其是在血管通路部位要加以保护,防止受到碰撞等。同时,运动时间要根据透析间隔和自身身体恢复情况来合理安排,避免在透析后身体较为虚弱时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五、特殊人群的运动提醒
(一)老年慢性肾病患者
老年慢性肾病患者身体机能相对下降,运动时要更加注重安全性。选择运动方式时应优先考虑对关节冲击小的运动,如游泳、平地慢走等。运动强度要严格按照上述低强度标准执行,且运动时间不宜过长,每次运动后要充分休息。在运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血压变化,因为老年患者血压波动可能较为明显,若运动后出现头晕等血压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坐下休息,必要时就医。
(二)女性慢性肾病患者
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如果病情稳定,可以适当调整运动方式和强度,如将有氧运动的强度适当降低,避免进行剧烈的力量训练。非月经期间则按照一般慢性肾病患者的运动原则进行。同时,女性患者在运动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进行游泳等运动时,防止泌尿系统感染等问题的发生。
(三)儿童慢性肾病患者(需在医生和家长密切监护下)
儿童慢性肾病患者运动要格外谨慎。一般建议选择温和的运动,如在家长陪同下在平坦安全的环境中进行短时间的慢走,每次5-10分钟,每周2-3次。运动强度要极低,以不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和身体耐受为准。要避免进行竞技性强、容易受伤的运动项目,同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运动后的身体反应,如是否有水肿加重、精神状态改变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咨询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