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导致。局部因素包括菌斑牙石堆积致牙龈炎症出血、牙龈炎本身、牙周炎、牙龈外伤、不良修复体刺激;全身因素有血液系统疾病影响凝血致出血、内分泌紊乱如妊娠期等激素变化致牙龈出血、其他全身疾病如慢性肝病、艾滋病等致牙龈出血、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致凝血异常或牙龈受影响出血。
一、局部因素导致的牙龈出血
1.菌斑、牙石的堆积
成因:口腔卫生不良时,菌斑会不断在牙齿表面堆积,之后逐渐矿化形成牙石。菌斑和牙石会持续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牙龈的炎症反应,使得牙龈变得脆弱易出血。例如,长期不认真刷牙、使用牙线等口腔清洁工具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菌斑、牙石堆积的情况。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家长没有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也可能导致菌斑、牙石堆积,进而引起牙龈出血。在青少年中,由于处于牙齿替换期等特殊阶段,口腔卫生维护相对困难,菌斑、牙石堆积导致牙龈出血的情况也较为常见。
影响因素:年龄方面,儿童和青少年因为口腔卫生意识和维护能力相对较弱,较成年人更容易因菌斑、牙石堆积出现牙龈出血;性别差异在此因素导致的牙龈出血中不明显;生活方式上,口腔清洁不及时、不彻底的人群风险更高;有口腔卫生不良病史的人群复发风险高。
2.牙龈炎
成因:牙龈炎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牙龈组织的炎症。当牙龈受到细菌侵袭时,会出现红肿、易出血等症状。比如,牙龈组织本身的防御功能受到细菌干扰时,就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出血。在妊娠期的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会使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增强,更容易发生妊娠期牙龈炎,出现牙龈出血的情况。对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牙龈可能会出现退缩等生理变化,局部抵抗力下降,也容易患牙龈炎导致出血。
影响因素:年龄上,妊娠期女性由于特殊生理阶段,老年人因生理退变,都相对更容易出现牙龈炎导致的牙龈出血;性别方面,妊娠期女性因为激素变化是特殊易发人群;生活方式中,孕期女性如果口腔卫生维护不佳,风险增加,老年人如果口腔清洁不到位等生活方式不当也易引发;有牙龈退缩等病史的人群风险较高。
3.牙周炎
成因:牙周炎是比牙龈炎更严重的牙周组织炎症,它不仅累及牙龈,还会破坏牙周膜、牙槽骨等结构。牙周炎的致病菌感染会引发持续的炎症反应,导致牙龈出血、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等一系列症状。吸烟的人群患牙周炎的风险更高,因为吸烟会影响口腔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不利于牙周组织的健康。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也容易并发牙周炎,出现牙龈出血的情况。
影响因素:年龄上,中老年人相对更易患牙周炎导致牙龈出血;性别差异不突出;生活方式中,吸烟者、糖尿病患者等生活方式不健康或患有相关疾病的人群风险高;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病史的人群风险较高。
4.牙龈外伤
成因:刷牙时用力过猛、使用过硬的牙刷、不良的正畸装置刺激、食物的刺伤等都可能导致牙龈外伤,从而引起出血。比如,儿童在玩耍时不小心碰撞到口腔,或者使用不合适的牙刷刷牙,都可能造成牙龈外伤出血。在进行牙齿矫正的患者,如果正畸装置不合适,长期摩擦牙龈,也会导致牙龈出血。
影响因素:年龄上,儿童因活泼好动更易发生牙龈外伤;性别差异不明显;生活方式中,口腔卫生维护方式不当(如刷牙用力过猛等)、进行正畸治疗等人群风险高;有口腔外伤病史等人群风险较高。
5.不良修复体
成因:不合适的假牙、牙套等修复体边缘不贴合,会不断刺激牙龈组织,导致牙龈发炎、出血。例如,修复体的边缘过于尖锐,或者与牙龈组织不密合,就会持续摩擦或刺激牙龈,引发牙龈出血。对于佩戴假牙的老年人来说,如果假牙制作不合适,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影响因素:年龄上,老年人因佩戴假牙的概率相对较高,所以更需关注;性别差异不显著;生活方式中,佩戴假牙且未定期检查调整的人群风险高;有假牙佩戴病史且未规范维护的人群风险较高。
二、全身因素导致的牙龈出血
1.血液系统疾病
成因:像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会影响凝血功能,从而导致牙龈出血。例如,白血病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异常,会影响血小板的生成和功能,使凝血机制出现障碍,容易牙龈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凝血功能下降,也会引发牙龈出血。
影响因素:年龄上,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血液系统疾病本身的发病年龄有差异;性别差异不突出;生活方式中,无特定明显关联;有血液系统疾病病史的人群风险极高。
2.内分泌紊乱
成因:如前面提到的妊娠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会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容易出血。另外,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激素水平波动,也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的情况。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新陈代谢加快,也可能影响牙龈的健康导致出血。
影响因素:年龄上,妊娠期女性、青春期青少年、甲状腺功能亢进中相应年龄段人群易受影响;性别方面,妊娠期女性是特殊人群;生活方式中,无特定明显关联;有内分泌疾病病史的人群风险高。
3.其他全身疾病
成因:一些慢性肝病患者,由于肝功能受损,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出现牙龈出血。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口腔容易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也可能导致牙龈出血。
影响因素:年龄上,各年龄段中患有相应基础疾病的人群可能出现;性别差异不显著;生活方式中,无特定明显关联;有慢性肝病、艾滋病等基础疾病病史的人群风险高。
4.药物因素
成因:长期服用某些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等,会抑制血小板的功能,导致凝血时间延长,引起牙龈出血。还有一些抗癫痫药物等也可能对牙龈组织产生影响,导致牙龈出血。
影响因素:年龄上,需要长期服用相关药物的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受影响;性别差异不突出;生活方式中,无特定明显关联;有长期服用特定药物病史的人群风险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