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与肾病在定义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上均有差异。肾炎主要因肾小球受损,表现多样,实验室检查有相应尿液和血液指标变化,治疗分急性和慢性等情况且特殊人群有不同考虑;肾病以大量蛋白尿等为特征,实验室检查有特定表现,治疗用激素等且特殊人群需特殊考量。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差异
肾炎:
肾炎主要是肾小球受到损伤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多与免疫反应相关,例如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上,激活免疫系统,导致炎症细胞浸润,引起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不同类型的肾炎病因有所不同,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常因链球菌等感染后引起免疫反应,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病史;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相对复杂,可能与自身免疫、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以中青年多见。
肾病:
肾病主要是指肾脏的肾小管-间质或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加等原因导致大量蛋白尿为主的一组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使血浆蛋白大量漏出。比如肾病综合征,其中微小病变型肾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膜性肾病则多见于中老年人群。肾病综合征的大量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受损,导致蛋白质滤过增加而重吸收减少所致。
二.临床表现差异
肾炎:
症状表现:肾炎患者常见症状有血尿,可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时尿液呈洗肉水样等;蛋白尿,一般为轻度至中度蛋白尿;水肿,多从眼睑、颜面部开始,晨起明显,严重时可累及全身;高血压,部分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尤其是慢性肾炎患者高血压较为常见。不同类型肾炎的具体表现有所差异,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除上述表现外,还可能伴有乏力、腰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病情较轻的患者可在数周内恢复;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病情迁延,症状相对较轻,但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出现肾功能减退。
年龄性别影响:儿童急性肾炎患者血尿、水肿等症状可能相对典型,而老年肾炎患者由于机体代偿能力等因素,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男性和女性在肾炎的发病及表现上无明显的绝对性别差异,但不同病因引起的肾炎在不同性别中的发病率可能有一定差异。
肾病:
症状表现:肾病患者最突出的表现是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通常大于3.5g;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水肿,一般较严重,可从下肢逐渐蔓延至全身,与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关;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升高,尤其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肾病综合征患者上述表现较为典型,不同病理类型引起的肾病综合征在水肿程度、对治疗的反应等方面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微小病变型肾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较好,而膜性肾病治疗相对困难些。
年龄性别影响:儿童肾病综合征中微小病变型较为常见,而中老年患者膜性肾病等相对多见。性别方面,不同肾病类型在男女中的发病率无绝对特异性差异,但某些肾病可能在特定性别中有一定的发病倾向,不过整体而言不是主要的区分因素。
三、实验室检查差异
肾炎:
尿液检查:尿常规可见红细胞增多,可伴有红细胞管型等;尿蛋白定量一般轻度至中度增多,肾功能受损时可能出现尿比重降低等。血液检查方面,急性肾炎患者血清补体C可降低,8周内多恢复正常;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可升高,提示近期有链球菌感染史。慢性肾炎患者血常规可能出现血红蛋白降低等贫血表现;肾功能检查可出现肌酐、尿素氮升高等肾功能减退指标。
年龄性别影响;儿童急性肾炎患者血清补体C降低的规律较为典型,而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血液检查指标可能会受到干扰。性别对肾炎实验室检查指标本身影响不大,但不同性别患者由于基础健康状况等差异,可能在病因诊断等方面需要综合考虑。
肾病:
尿液检查;肾病综合征患者尿常规显示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升高,可大于3.g;尿中可出现脂质体等;肾功能早期一般正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肌酐、尿素氮升高等。血液检查:低蛋白血症明显,血浆白蛋白显著降低;血脂检查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明显升高;部分患者凝血功能可能异常;对于肾病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可能需要进行肾活检等进一步检查来明确病理类型,不同病理类型的肾病综合征血液生化指标可能有一定差异,如膜性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抗磷脂酶A受体抗体阳性等。
年龄性别影响:儿童肾病综合征中微小病变型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特点较为典型,而中老年膜性肾病患者的抗磷脂酶A受体抗体阳性率相对较高。性别对肾病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直接影响较小,但在考虑病因等方面需综合性别因素,比如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肾病可能在特定性别中有不同表现。
四丶治疗差异
肾炎;
治疗原则:急性肾炎以休息和对症治疗为主,如有感染灶可选用抗生素治疗,一般预后较好。慢性肾炎则需要综合治疗,包括控制血压(常用ACEI/ARB类药物等)、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进展等;对于一些免疫介导的肾炎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治疗,但需谨慎评估药物的不良反应等。
特殊人群考虑:儿童急性肾炎患者治疗主要以支持对症为主;老年肾炎患者由于肝肾功能减退,药物选择需更加谨慎,要考虑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女性肾炎患者如果处于妊娠期等特殊时期,治疗方案需兼顾胎儿安全和母体病情控制,可能需要调整药物的使用。
肾病:
治疗原则;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如初治的微小病变型肾病通常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激素依赖或抵抗的患者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同时,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如利尿消肿(可使用利尿剂等)丶降脂等。
特殊人群考虑: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需注意药物对生长发育等方面的影响;中老年肾病患者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时,要密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可能导致药物代谢减慢;女性肾病患者如果合并妊娠等情况,治疗方案的调整更为复杂;需要权衡胎儿健康和母体肾病治疗之间的关系



